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
2025-05-08 15:45: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外观小巧,内在强大。”这是大众汽车50年前为全新车型Polo提出的广告语。1975年5月初,这款两门小型车正式上市,没人预料到它会畅销全球——五十年时间、六代车型、无数荣誉奖项、累计销量超2000万辆,Polo成为小型市场的标杆,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

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 位置:资讯_fororder_【6】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163

  Polo代表着实惠的入门级车型。当第一批新Polo上市时,它们就与20世纪70年代的大众汽车全新车型家族一同,成为大街小巷里的热门车型。1975年春天,这款线条硬朗的小型车继帕萨特(1973年)与高尔夫(1974年)之后问世,是大众汽车当时尚处早期阶段的水冷车型之一,也承担着接替传奇甲壳虫汽车的重任。经历六代车型演进,Polo始终坚持合理的性价比、高实用性、小型车级别的创新科技以及吸引人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些核心价值,Polo至今仍广受欢迎,成为长期畅销的经典车型。此外,Polo在过去数十年里持续引领并塑造了小型市场,赢得全球多家专业媒体的高度认可,荣获“2010年度车”“2010世界年度车”以及“2018世界年度城市车”等重量级奖项。

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 位置:资讯_fororder_【6】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488

  潮流引领者与多面赢家。1975年,Polo以简洁的两门造型亮相。此后五十年间这一车型不断进化,历经六代,涵盖多种衍生车型,包括经典两厢、轿跑型、运动版G40或称作GTI1、拼色Harlequin、旅行车、Derby三厢轿车版、越野风格CrossPolo、高效环保的BlueMotion版,以及动力强劲、曾在世界拉力锦标赛(WRC)四夺冠军(2013–2016年)的Polo R WRC。

  创新科技惠及更多人。每一代Polo都在空间与舒适性方面不断升级,同时配备更高效的发动机和创新的安全配置。从前排和侧面安全气囊到动力转向、安全带预紧器和ABS防抱死系统等新技术的陆续应用,Polo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采用MQB平台使Polo实现了重要飞跃,这一平台在互联功能、安全性能与驾驶动态方面树立了全新标杆,也让这款小型车达到了更高程度的数字化与创新科技水平。即便在今天,Polo依然提供丰富的驾驶辅助与便捷配置——这些功能原本只在更高等级车型中可见。如今,Polo在全球依旧人气不减,并将在2025年进行更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Polo GTI:通过可关闭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高性能轮胎、全新悬挂系统与转向调校,Polo GTI具备更强的运动性能,驾驶乐趣再升级。

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 位置:资讯_fororder_【6】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1023

  全球制造,世界热销。1975年3月,第一代Polo在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总部正式投产。至1981年,该工厂共生产了约110万辆Polo汽车。随着Polo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生产布局逐步扩展至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西班牙、阿根廷、南非、斯洛文尼亚、巴西以及印度。截至目前,Polo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小型车之一。

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 位置:资讯_fororder_【6】大众汽车Polo五十年:外观小巧 内在强大 全球畅销1198

  各代Polo一览:

  第一代Polo:1975年3月在日内瓦发布,定位为简约的两门车型。Polo最初配备了功率29千瓦(40马力)的发动机,凭借卓越的性价比与出色的实用性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车身长度为3.5米,能够轻松容纳四名乘员及随行行李。第一代Polo的生产持续到1978年,中期升级版本的生产持续至1981年,总产量超过110万辆,其中不乏1977年至1981年生产的具有更宽敞装载空间的Derby三厢轿车版这样的亮点衍生车型。

  第二代Polo:1981年9月大众汽车推出了第二代Polo。新车采用全新的车身设计,车长增加至3.66米,以方正的尾部造型亮相,定位为空间宽敞的两门小型车。一年后,大众汽车推出了配备更强劲汽油发动机的轿跑Polo车型。1987年,限量版车型Polo Coupé GT40问世,其发动机功率达85千瓦(115马力),成为Polo系列动力最强的版本。同年,大众汽车还推出了经济型版本的Polo,搭载功率33千瓦(4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第二代Polo的生产周期长达13年,总销量超过270万辆。

  第三代Polo:1994年全面更新的第三代Polo推出,采用全新的车身设计、底盘和发动机,并首次推出五门版。车身尺寸的增加带来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同时引入了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器和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更加现代化的安全系统。1995年,充满个性的Polo Harlequin车型问世,其车身由四种颜色以模块化方式组合,独特吸睛。1997年起,Polo增加旅行车版本。1998年,限量特别版Polo GTI问世,其功率达92千瓦(125马力),并首次使用“GTI”标志。第三代Polo的总产量达到了350万辆。

  第四代Polo:第四代Polo于2001年推出,采用四个大尺寸透明玻璃前大灯的全新设计,车长较前代增加了15厘米,车宽则拓宽了5厘米。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容积可达1030升。第四代Polo搭载了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包括三缸发动机和Polo GTI所使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安全配置方面,第四代Polo标配前排和侧面安全气囊、动力转向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2006年,第四代Polo再添新成员,推出了发动机功率达110千瓦(150马力)的Polo GTI、具有越野风格的CrossPolo以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99克的Polo BlueMotion。第四代Polo的总产量达到了410万辆。

  第五代Polo:第五代Polo于2009年3月全球首秀。其车长近4米,相较前代车型更为修长,设计则以简洁的线条为特色。车型系列新增五款搭载新发动机的版本,包括2009年12月推出的Polo BlueMotion,其百公里综合柴油油耗仅为3.3升。运动型Polo GTI亦强势回归。此外,搭载功率162千瓦(220马力)TSI发动机的Polo R WRC Street特别版首次接受订购——作为迄今为止最快的量产版Polo,它将世界拉力锦标赛的赛车激情延伸到公路之上。2009至2017年间,第五代Polo共售出630万辆。

  第六代Polo:2017年第六代Polo 推出。这是Polo车型首次基于MQB平台打造,这也使其能够提供诸如带城市紧急制动系统和行人监测功能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Front Assist)、带盲点监测的变道辅助系统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等众多仅出现在更高等级车型上的可选配置。得益于模块化设计,这一代Polo的车身长度增加了81毫米,行李厢容积达到了351升。2021年,Polo迎来全面升级,车身设计更加犀利,并新增了如IQ.LIGHT矩阵式LED大灯和IQ.DRIVE Travel Assist全旅程驾驶辅助系统等科技作为可选配置。车内座舱也实现了数字化,配备更新的中控显示器以及无线充电和App Connect车机互联服务等多项数字功能。2021年夏全新Polo GTI上市,搭载强劲的2.0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152千瓦(207马力)。2023年,为庆祝Polo GTI诞生25周年,大众汽车推出了搭载专属配置的限量版车型Polo GTI Edition 252车型。截至目前,大众汽车已生产了超过250万辆第六代Polo。

  Polo在中国

  2002年‌,上汽大众引进第四代Polo。第四代Polo以圆润造型和“四眼圆灯”设计亮相中国市场,并迅速成为小型车领域的标杆车型。2009年,‌第五代Polo被引入中国。其采用更运动化的设计语言,搭载1.4 TSI增压发动机,并首次在中国提供GTI高性能版本。2019年,基于MQB平台打造的第六代Polo Plus在国内上市,轴距加长94毫米,配置全面升级,提供如全液晶仪表、IQ车联系统等科技。作为城市精品两厢的代表作,Polo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已累计交付超过200万辆。(资料来源:上汽大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