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城区NOA(领航辅助驾驶)已经成为行业竞逐主战场,多家头部车企和智驾科技公司都已推出城区NOA高阶智驾,但要做到实现全程丝滑无接管,仍是不小的挑战。
近日,地平线官方发布一条SuperDrive高阶智驾体验视频,这次体验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贝瑞德与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共同参与。在体验过程中,SuperDrive面对北京晚高峰,以及不期而遇的暴雨,表现如老司机一般,实现全程零接管。贝瑞德称,“看SuperDrive系统轻松搞定一切路况,真让人惊叹不已”。由此看来,在推动好用智驾系统量产落地的路上,地平线又走在了行业前端。
SuperDrive实测雨天闹市区
随着城区NOA规模化量产,智能驾驶进入城市通勤、点到点出行等高频场景,已被用户逐渐认可和重视,但当前城区NOA的真实体验距离用户心中的“可用、好用”标准尚有一定差距。高接管率、复杂多变的城区交通环境,都是横亘在“可用”与“爱用”之间的鸿沟。
今年4月,地平线推出了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面向智驾系统2.0打造“优雅不怂,日常好用,真正可信赖的智能代驾”,推动高阶城区智驾从可用走向好用、用户爱用。
这次SuperDrive体验特意定在北京闹市区周五下午的晚高峰时段,而且所选区域周边居住人口密集,拥有多条高速路等重要交通干道,老司机面对这种极其复杂的城市路况都需谨慎操作,这也从侧面说明地平线对SuperDrive产品性能有充分信心。此外,体验日恰逢北京大雨,也给SuperDrive体验增加了难度。但在50分钟的体验里,SuperDrive不仅轻松通过了城区内常见的拥堵路口转弯/直行、拥堵匝道汇流、行人及两轮车礼让等高频场景,在面对复杂施工改道路口的无保护左转、复杂环岛通行、豁口车辆以及两轮车窄道加塞等极端场景时仍能够从容应对,一些驾驶行为已经达到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
在施工路口,SuperDrive精准执行无保护左转,驶入目标车道,并成功避让后方来车,丝滑变道驶离,展示了强大的感知和无图推理能力。在拥堵匝道,SuperDrive及时减速汇流,全程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精准捕捉变道时机果断操作,展现了智驾系统的思考应对能力。同时,SuperDrive对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能够精准识别并礼让,对突发加塞车辆也能及时反应,精准控速。面对豁口车辆突然加塞,SuperDrive能及时小幅度减速灵活绕开加塞车辆车头,兼顾安全的同时保障通行效率和行驶舒适性。
不规则环岛是行业公认的难题,车流量大的时候很多人类都会找错出口, SuperDrive在进入环岛后仍能保持一定车速,对右侧驶入口来车及时减速避让,在选择驶出的岔路口时非常果断,驶出时遇到了逆行的自行车在未减速的情况下做到了准确绕行。
加速高阶智驾量产落地
什么是好用的智驾系统?在余凯看来:“最好的智能驾驶体验实际上会让你觉得非常无聊,因为它丝滑无感。”城区NOA实现拟人化体验,真正的挑战并非是检测物体是什么,而是预测物体意图并根据姿态做出正确判断,这需要通过先进的算法来实现。
SuperDrive展现出的优越拟人化体验,背后是地平线领先的软法技术支撑。一个是动态、静态、Occupancy三网合一的端到端感知架构,可以更精准地还原客观物理世界,在此架构下遮挡准召率提升70%,动态代码行数降低90%,网络负载降低50%,有效解决当前行业感知架构时延高、规则多、负载重的问题。一个是数据驱动的交互式博弈算法,让智驾系统更加“拟人化”,像老司机一样灵活处理复杂的交通路况,在拥堵场景下变道成功率提升50%,路口通过率提升67%。
城区NOA的落地不仅对算法有着极高的要求,也需要更领先的计算方案支撑。地平线提出的“智能计算的新摩尔定律”,为智能计算方案设计与性能提升铺设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在“智能计算的新摩尔定律”的指导下,地平线自主研发创新性的计算架构BPU,遵循软硬结合的技术路径,聚焦最新的神经网络架构与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利用深度学习加速计算创新技术,持续优化计算密度和能量效率。据了解,新一代智能驾驶加速引擎BPU纳什将全面搭载至征程6系列,能够原生支持大参数Transformer和交互博弈,为自动驾驶端到端和交互博弈提供智能计算最优解。
高阶智驾竞争的胜负手,在于软硬结合系统的大规模量产能力。软硬件紧密协作,不仅能够提升计算效率和降低能耗,也确保了系统和硬件的共同进步,提升整体系统性能。SuperDrive和征程6P的结合,是在顶尖软件算法和计算方案的基础上打造高阶智驾系统,以拟人化系统实现全场景无差别的高阶智驾,让好用的城区NOA方案加速规模化量产落地。
同时,面向车企与产业链伙伴SuperDrive打造了高阶智驾样板间,提供灵活开放的全栈技术协作模式,支持提高研发与交付效率,加速实现大规模量产。据了解,SuperDrive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标准版量产方案,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文:杨晓红 图:地平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