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行不再只是简单地从A点移动到B点,旅程过程本身的重要性愈发受到重视,汽车已然成为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在中国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美学设计和前沿科技也发挥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此,大众汽车通过全新中国DNA强化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满足中国消费者用车需求。全新中国DNA展示了大众汽车对于未来设计和科技的崭新构想,而ID. CODE概念车便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向未来出行迈进的过程中,ID. CODE为未来的汽车设立新的标准。经过大众汽车中国和德国设计团队的通力协作,基于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ID. CODE概念车设计围绕“活力”“出众”和“灵感”三大原则展开。那么,大众汽车是如何为中国量身定制这三项设计原则,它们又是如何体现在ID. CODE上的呢?
大众汽车(中国)乘用车品牌与产品战略负责人周娅讲道:“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洞察及对如何将其与未来趋势相结合的思考,ID. CODE应运而生。为了打造真正能与中国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产品,我们通过用户共创和设计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认真聆听他们的声音,并将其需求融入设计之中。ID. CODE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观设计,更体现在先进的科技创新,其直观的界面和出色的互联让人机交互更加流畅、智能,彰显大众汽车与中国用户共有的创新精神。”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首席设计师Andreas Mindt介绍道:“在中国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为满足用户对汽车的期待,我们基于大众汽车全球设计战略进行了本土化研发,在ID. CODE上将‘稳重’、‘受人喜爱’和‘充满惊喜’三大设计原则量身定制为符合中国市场的准则。新的中国设计原则包括‘活力’‘出众’和‘灵感’,我们以此为指导,将流畅且极富未来感的风格以及令人瞩目的动感车身确立为新的设计方向。ID. CODE光滑的车身、力量感十足的轮拱和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
活力:充满热情、动感和力量感 与中国同频共振
全球设计原则中的“稳重”经过重新诠释,转化为更能反映中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态势的准则:活力。格外平滑、动感十足的外观与极具力量感的轮拱结合,让ID. CODE车身姿态充满活力,令人过目难忘。由此所带来的极为运动的视觉观感,也无时无刻不激发着人们内心的激情。
轮拱外檐尤为醒目,并与车门表面极其简洁的线条无缝衔接,进而勾勒出快速跃动般的侧面轮廓,与中国迅速发展的城市风貌和不断变化的思潮交相呼应。这款概念车还将标志性的C柱与D柱合而为一,飘逸的线条贯穿前后,与车尾上部的扰流板无缝衔接,从视觉上大幅拉长车身,进一步凸显ID. CODE的前卫美学。
出众:打造“有温度”的独特风格
ID. CODE在凸显其高科技特征和出众设计风格的同时,还融合令人倍感亲切的元素。其设计理念在于既彰显自身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又不会令人产生距离感。大众汽车希望让科技以人为本,为前瞻科技赋予人性化的一面,而这也备受中国用户所推崇。
因此,大众汽车设计师通过轮廓鲜明且具有黄金比例的车身等造型设计,营造出这款概念车受人喜爱的魅力。交互式灯光系统和互动图像进一步彰显人本科技的设计初心——当用户靠近ID. CODE时,车辆前脸会显示友好的图案或动画向人问好;此外,ID. CODE采用的晓山青车色也格外引人瞩目,彰显个性的同时也让人感到轻松、亲近。
灵感: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基础坚持创新
在确立全新中国DNA的过程中,大众汽车设计师基于对中国的洞察将“充满惊喜”演绎为专属的“灵感”原则,让科技与流线型美学造型集于一身。这一设想本身即充满创造性,与中国的创新精神相得益彰。
在ID. CODE上,全新的灯光系统便是“灵感”之一。它能够全方位地与周围环境交互,宛若闪烁的“双眼”,为数字机械赋予生命力表现。例如,当启动L4级自动驾驶模式后,ID. CODE的灯光系统可在前格栅处显示多样的图案,并能动态调整前大灯,与其他道路使用者实现交互。
此外,车载AI智能助手也是用户的“完美副驾驶”。无论是在车外还是车内,AI智能助手都能够流畅地与用户互动,提供必要的驾驶和生活信息,将人机对话提升到全新水平。(资料来源:大众汽车(中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