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汽测评)主办,以“全球协同,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汽车测评创新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中汽中心总经理陆梅,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中汽中心副总经理李洧,世界卫生组织(WHO)技术官员罗芳芳,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董事会主席黄绍文,欧洲NCAP秘书长Michiel van Ratingen,UTAC排放与能效首席专家Celine Vallaude ,全球道路安全合作伙伴(GRSP)中国协调官员牛帅帅、赵燕等国内外领导和嘉宾,以及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等四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中汽中心总经理陆梅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到“量质同变”与“双循环驱动”并行的新阶段。第三方汽车测评规范立足行业发展,围绕消费者用车需求,促使汽车行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汽车测评作为中汽中心的战略业务板块,已形成覆盖汽车安全、智能、绿色技术的完整的汽车测评体系,持续为新兴领域的技术发展、技术管理和技术协同提供有价值的中国方案。中汽中心以测评规程的升级与国际协同为抓手,与全球范围内的机构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吸取各方的先进经验和优势资源,共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昆表示,科学、规范开展第三方汽车测评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南,为政府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质量提升方向,是中国步入成熟消费社会的大势所趋。中消会将与中汽中心一道,进一步发挥国家级机构的引领作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公益服务,做好行业表率、体现使命担当。
世界卫生组织技术(WHO)官员罗芳芳以《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2023》为主题,展现了全球道路安全的最新形势和挑战,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和思考如何提升道路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保障每一个出行者的生命安全。
中汽中心副总经理李洧现场做题为《中国场景,测评责任》的主题演讲,他提到,中汽中心坚持有序提升的原则,顺应产业发展节奏,从“中国特色”测评场景出发,建立高标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且符合技术发展实际的汽车性能测试评价体系,并用自研设备、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进步。未来,中汽中心将发挥中国汽车测评国家队的担当,以中国场景为根基,坚持国际视野,代表中国立场,贡献中国力量。
会上,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欧洲NCAP、UTAC等国际行业机构代表分别就《东盟地区车辆安全实践》、《2030愿景:Euro NCAP最新进展》及《Green NCAP:星级评价与全生命周期评价助力消费者选车》展开专题演讲,并围绕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测评发展动向等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大会发布了《中国汽车测评报告(2024)》,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汽车测评研究现状、我国汽车产品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汽车产品技术发展动态,同时结合中汽测评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ICAP(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C-GCAP(中国绿色汽车评价规程)及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方面的测评实践工作,对车辆安全、智能、绿色等关键性能进行全面技术解析。本次大会上,C-ICAP推出隐私保护测评体系、C-GCAP推出极限场景测评体系,这也将进一步完善中汽测评的测评体系和评价场景。
会上,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等8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共同响应的“汽车测评行为规范性倡议”仪式成功举办。
同时,为进一步落实的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全球计划,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下,中汽中心与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携手发起“汽车出口安全配置提升自愿性倡议”,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研发总院、广汽埃安、哪吒汽车响应该倡议,出口东盟地区车型全系标配至少4项联合国法规要求的安全配置。
大会前夕,中汽中心领导和企业高层还进行了一场闭门研讨,希望以汽车测评为视角,与行业共同探讨在产业出海浪潮下,如何发挥好中央企业汽车测评的核心作用,抓住机遇,造出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的中国好车,让汽车测评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汽车出海提供更大的帮助。
未来,中汽中心将基于C-NCAP、C-ICAP、C-GCAP等专业测评品牌有条不紊地完成规程的升级工作,也将携手更多业内同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迎接新挑战,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资料来源:中汽测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