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保时捷新款 Taycan全球同步首发。7款新车均标配高性能蓄电池升级版,涵盖运动型轿车和Cross Turismo两种车身形式,将于4月正式接受订单。除了此前已经亮相过的Taycan以及Taycan Cross Turismo和Taycan Sport Turismo,Taycan的旗舰性能版本 Taycan Turbo GT同步全球首发亮相,2024年1月2日,保时捷研发车手Lars Kern在纽伯格林赛道上驾驶这款车型跑出了7:07.55分的单圈成绩该圈速记录比Taycan Turbo S快26秒,相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快17.6秒。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保时捷Taycan除了在外观设计细节上有所调整外,还在配置、底盘、动力方面进行了升级,包括采用了和保时捷Panamera相同的底盘悬架系统,在响应速度和舒适性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此外,新车WLTP工况下的最大续航可达678公里。
新款保时捷Taycan采用了全新样式的大灯组,同时前大灯还采用HD Matrix(高清矩阵)技术,灯组内部拥有超过32000个LED光源组成的像素阵列,可根据实时路况选择照明区域和照明亮度,该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并且,远光灯的射程能够超过600米。此外,新款保时捷Taycan前脸部位的进气口造型也进行了调整,有着更加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车身侧面和车尾部分的造型并无明显样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官方称全新的轮圈最高可提升40公里的续航里程(WLTP工况下)。值得一提的是,新款保时捷Taycan还在轻量化方面有明显改进,无论是车身材质还是电机等方面都进行了减重处理,整车质量减轻了足足15kg。
新款保时捷Taycan将提供全新的双色内饰供消费者选择,内饰材质上则针对车门增加了车门软包材质。除此之外,车内还提供有手机无线充电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新款保时捷Taycan针对车内仪表功能显示进行了重新设计,电子仪表可显示车辆当前的充电功率、基础设施提供的最大供电功率等信息。新款保时捷Taycan针对车机互联增加了Apple CarPlay+新功能。并且,新车还针对副驾显示屏增加了隐私观影模式。在安全配置上,新款保时捷Taycan针对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升级,标配倒车影像、变道辅助、交通拥堵辅助、3D环境模拟显示等配置。
新款保时捷Taycan此次最大的升级是采用了和保时捷Panamera相同的底盘悬架系统。由之前的三腔室空气悬架变成了双阀门减振器双腔空气悬架,可以实现更快、更灵敏的响应速度以及更高的舒适度。
新款Taycan家族在动力和速度表现上均再次实现突破。以Taycan Turbo S为例,系统输出功率达到700 kW(952 PS),增加了140 kW;从静止加速至100 km/h仅需2.4秒,缩短了0.4秒。凭借 Sport Chrono 组件中全新的“一键加速”功能(Push-to-Pass),只需轻触按钮即可在10 秒内输出高达 70 kW 的额外功率。而两款Taycan Turbo GT专属的“Attack”(进攻)模式更能实现再多50 kW,达到120 kW额外功率输出。由此,包括专为Cross Tursimo车型设计的“Gravel”(砾石)模式在内,保时捷Sport Chrono 所提供的驾驶体验更为丰富多元。
除此之外,新款保时捷Taycan动力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提升了20%,电池重量则减少了9kg,总的能量密度(高压电池)提升了13%。
根据不同的车身形式和驱动版本,新款Taycan在WLTP城市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增加至 693 km。由此,新款Taycan不仅能在长途旅行中所需的停车充电次数更好,而且充电速度更快。在800 V 直流充电站,其充电功率可达 320 kW,提升了145kW。新一代高性能蓄电池的快充窗口显著扩大。300 kW 以上的充电功率可以持续 5 分钟,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可以更快地达到极高的充电功率。如此一来,从 10% 充至 80% 所需的时间能够比旧款车型减少一半。在第一代 Taycan 上,在 15℃下,电量从 10% 充至80% 所需的时间为37分钟。在可靠的热管理系统的配合下,新款保时捷Taycan在低温环境中的充电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另外,保时捷还将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充电功能,例如显示充电站点的开放时间和充电详情等。即使驾驶员不在车内,凭借My Porsche应用程序也能够实现行程规划,例如通过App规划充电站点路线并发送到车辆上,并根据驾驶员的实际需求设定出发的时间。(资料来源:保时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