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科学这么好玩!”这是云南小陀小学一名小学生在上汽大众“繁星计划”的STEM课堂上发出的欢呼。作为一名乡村小学生,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程。课堂上有好玩的科学故事,有组队做实验,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连绵不绝。下课后还有孩子问“下次什么时候再玩?”
这是STEM教育之于孩子们的魅力。STEM教育,这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这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结合跨领域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世界会碰到的问题。课堂上有丰富的动手实验环节,就像是玩玩具、做游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然而,想要开展STEM教育,对乡村学校却有很多挑战:学校往往缺乏合适的科学课程、器材和设备;教师缺乏专门的科学教育培训与经验;学校周边也很难有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可以联动。
近年来,很多社会力量敏锐地关注到乡村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上汽大众的乡村教育项目“繁星计划”就是其中的一员。
点点星光 给乡村孩子“自己的STEM课”
“繁星计划”始于2015年,是上汽大众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行动。项目初期为乡村学校改善教学楼建设与教学环境、提供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等方式,促进资源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已捐赠超1,600万元,共援建了11所希望学校,每年有超过千名青少年受益,总受益人数也超过了2万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界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提升,优质的科学教育也是实现教育升级的关键。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的师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课程,上汽大众推出了“繁星计划2.0”,为乡村学校提供属于他们的STEM教育方案,将汽车诞生背后的价值——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以教育公益的方式惠及儿童,助力孩子梦想启航,逐梦星辰。
面对乡村学校的痛点 “繁星计划”逐一提供了解决方案。
缺少课程,那就自己研发。“繁星计划”研发了一套包含12个主题的STEM综合科学课程,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涉及地球、材料、机械、植物、昆虫等学科核心概念,是一套“营养均衡”的科学大餐。每门课程还提供课件、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及课程物料包,从源头解决了学校的经济压力。
缺少师资,那就为乡村教师赋能。2023年,上汽大众不仅在援建的希望小学推广STEM课程,还首次将“繁星计划”及STEM教育拓展到非上汽大众援建的希望小学,走进新疆克拉玛依第十九小学,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STEM。全年累计为100位教师开展赋能培训,帮助提升他们对STEM课程体系的认知以及跨学科教学能力。
学校周边缺少科技资源联动,那就带老师和孩子们走出来。今年暑假,“繁星计划”邀请40名来自希望学校的师生齐聚上海,度过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每天晚上,孩子们都可以体验一堂为他们量身打造的STEM课程,收获一个科学小作品。孩子们还前往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等富有科学意义的场所,感受课本知识的学以致用。
携手更多伙伴 助力乡村教育
如今,STEM教育正在愈发成为当下的教育主流。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上汽大众意识到,要想让乡村学校搭上STEM发展的列车,正应该借此良机邀请更多伙伴共同关注和支持。
2023年,上汽大众举办了四次公益探访活动,带领员工和媒体志愿者,前往广西、陕西和云南的受捐希望小学和新疆克拉玛依第十九小学进行了探访,并为当地师生带去最新的STEM课程。在探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化身科学老师,指导孩子们完成人生第一次科学实验。很多媒体志愿者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表示希望这样的深入交流越多越好。
探访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带孩子们体会了艺术课程,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拿起画笔,却创作出令大人们都惊叹的画作。这些画作后来还被带去在公益活动中进行展出,向更多人讲述孩子们的故事,唤起热心人士对乡村教育的关注支持。
上汽大众的工程师、设计师们也积极参与项目之中。工程师们在STEM课程开发阶段,就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内容设计进行贡献;设计师们则在为产品设计周边之余,为孩子们设计专有的篮球、飞盘等文体器材,作为礼物支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乡村教育在不断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从支持希望小学的硬件提升,到助力培育乡村教育软实力,上汽大众正与“共益+”伙伴们共同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教育成长。未来,“繁星计划”也会与时俱进地升级更新,STEM课程也将融入更多优质资源,走入更多中小学的课堂。繁星计划,从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STEM教育,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更优质、更先进的教育课程。(资料来源:上汽大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