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大会以“聚软件之力,创数智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秘书长陈俊伊介绍了“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的成果。
参考架构2.0的编制过程及核心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1.0的蓝本基础之上编制而成的,发布于2019年,打下了非常牢固的根基,形成了非常广泛的行业共识。李克强院士刚刚也提到过,为后续的白皮书、蓝皮书、技术路线图,包括国标、团标的编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整个的智能驾驶生态构建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的企业,包括国内外的一些企业都是基于参考架构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布局产品研发,助力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
时隔四年,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上升至了42%,可以说智能驾驶已经变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计算平台产品,包括降本增效、安全可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经过多轮的研讨,在今年3月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启动了参考架构2.0的编制,并且明确参考架构2.0引领产业落地为核心目标,指导产品研发为主要的内容。
参考架构2.0是在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院士领导之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文杰主编,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40家参与单位,集行业之力共同编制完成。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不仅仅是有这40家单位,在后续的编写和评审的过程中,实际上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是借助在这个会向在所有参考架构2.0过程给予指导、编写、提出意见的专家表示感谢。
整个的编制过程非常科学、严谨,以参考架构1.0为蓝本,依据大纲目录进行分工协作撰写,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意见,一共征集到320条专家意见,进行多轮的评审,最后形成了参考架构2.0全文,形成广泛的共识。在前不久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全体大会WICV上作为非常重要的行业成果也进行了重磅的发布。
结合当前一些跨界的新技术,包括车用大模型的新技术也纳入到参考架构2.0之中,
整体来看2.0可以支持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且能够兼容国内外主流的SOC芯片,并且能够支撑车路协同的应用,包括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应用。
随着算力几何倍数的提升带来高算力低功耗的需求,以及算力与算法如何平衡、安全可控等等的挑战,都是参考架构2.0关注和撰写的内容。我们在硬件架构部分也创新性提出从专业计算单元中将安全处理单元进行独立阐述。
车控操作系统整体布局沿用参考架构1.0纵向分层,横向分功能整体架构模式,也是与国标《车控操作系统技术要求与实验方法(草案)》中提到的一致。
工具链部分,在参考架构2.0里面更多是强调工具链在软件的敏捷开发,以及高质量产品交付中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体系,这次参考架构2.0也是强化了安全体系。
参考2.0如何支持产业实践所做的思考
首先,参考架构不仅仅是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体系下在计算平台顶层设计,它在面向产品研发、产业落地,实际上也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它的分层解耦、以后应用需求为驱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性的融合扩展等等的特点,都可以帮助企业技术实现,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落地、产品研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这里也是借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行业平台,呼吁产学研用能够联合起来,集中资源开展联合的攻关,能够合力打造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的产品,能够提速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参考架构2.0将会不断迭代,最近编著委员会也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吸取行业相关专家的中肯意见,同时会参考最新产业落地研发的实践经验,关注一些新技术、跨界技术的迭代,不断更新参考架构,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实现,为主机厂开展差异化竞争提供服务。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也做了很多实践,正在联合硬件企业、系统软件、功能软件企业共同研发计算平台的产品,面向主机厂进行一体化的交付,希望通过这种实践能够为智能驾驶的量产应用开发、生态建设提供崭新的行业范式。(图文: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