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豹路虎正式宣布创立捷豹路虎基金会(JLR Foundation),该公益基金会将专注于赋能儿童及青少年成长,在全面激发其潜能的同时为社会和环境创造积极影响。
捷豹路虎基金会(JLR Foundation)标识
捷豹路虎承诺向基金会提供数百万英镑的资金支持,成立首年拟注资250万英镑,并将逐年增加投入规模。捷豹路虎基金会也将向公益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提供援助,支持青少年儿童技能、知识和能力提升相关项目,为该群体带来更多平等发展机会。
捷豹路虎基金会随后将于英国正式发布,并计划在未来面向全球运营。自今年4月起,Laura Brown将出任首任基金会总监。此前,她曾担任PEAS公益机构首席执行官,致力于促进非洲地区的教育发展。未来,基金会也将迎来更多捷豹路虎受托人和独立受托人的加入,借助他们在公益领域的深厚经验以推动基金会的长远发展。
捷豹路虎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兼捷豹路虎基金会董事Andrea Debbane表示:“正是因为我们商业生态中每一位才华卓越、倾心投入的人才,捷豹路虎得以长期激励创新、驱动变革、打造令人向往的产品。我们相信,今天的年轻一代中,会涌现明日的工程师、设计师和创造者们,领航未来社会发展。“在基金会的帮助下,我们希望避免年轻人因为缺少自信、视野或足够的支持而错失发展机遇,而是去释放潜能、实现梦想。通过创造更多获取技能、知识的渠道,我们深信,更多年轻一代将协力塑造一个非凡、可持续的未来。”
捷豹路虎基金会不仅体现了“重塑未来”全球战略的发展愿景,也延续了母公司塔塔集团的公益传统。长期以来,捷豹路虎支持员工与公益伙伴们在环境、社会及社群治理中扩大积极影响,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和教育领域。基于捷豹路虎与全球不同学校、社群的合作,基金会将进一步推动公益实践更广泛、深远的发展。
2024年,捷豹路虎中国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捷豹路虎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正式成立十周年。作为中国汽车领域首个专注于青少年儿童成长与健康的公益基金,“梦想基金”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惠及中国偏远地区超过70万名青少年,包括支持云南昭通一所小学的进行震后重建,这所学校即是今天的捷豹路虎希望小学。
云南昭通,捷豹路虎希望小学图书馆建设即将启动。
捷豹路虎希望小学对当地社群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校舍建成之前,许多孩子每天需要徒步数小时,穿越崎岖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基于对当地社会教育需求,和孩子们所面对困难的深入了解,“梦想基金”在校园重建之外,持续开展教育师资、餐食营养和住宿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截至目前,捷豹路虎希望小学已有70多名毕业生成功走入大学殿堂。与此同时,由知名建筑师何崴教授设计的希望小学图书馆也将于今年破土动工。
捷豹路虎也在年轻一代群体中大力推广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聚焦英国本土,在包括董事会成员在内的数百名捷豹路虎员工的支持下,“STEM大使项目”已惠及超过10万名学生。公司预计到2029年底,与全球2,500所学校建立合作,将“STEM大使”队伍壮大至5,000人。
在巴西,捷豹路虎将于今年推出一项全新的社会环境教育项目,为伊塔蒂亚亚(Itatiaia)工厂周边乡村的4至14岁学龄儿童提供沉浸式的科学课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将投身科学视为潜在的未来职业方向。
捷豹路虎对年轻群体的关注,还体现在积极向他们敞开业务领域的广阔大门。公司推出“校园伙伴计划”(Schools Partnership Programme)以激发学生的远大志向,打破传统偏见,帮助他们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技能和能力,进而产生投身汽车行业的职业热情。目前,该项目每年惠及英国和爱尔兰地区的40,000余名学生,并预计在2030年实现每年惠及全球100万名学生的目标。此外,捷豹路虎将于2025年启动一项全新的全球教育项目,聚焦培养学生跨职业的通用技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
面向内部,捷豹路虎专注于培养新生代员工。依托自主发起的“青年专业人才网络(Young Professionals Network)”,公司鼓励年轻员工的观点表达和个人成长,为下一代领导者们打造了一个释放潜能和推动创新的平台。(资料来源:捷豹路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