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正文

中汽中心吴志新:顺势进取 坚定电动化新赛道

2022-12-29 15:32:51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责编:郑思雯

  12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2022年度之声成功召开,以“驭势”为年度主题,总结2022年,展望2023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在论坛上表示,回顾极不平凡的2022年,激发起了更强大的产业自立自强信心,汇聚起更磅礴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力量。

中汽研吴志新:顺势进取 坚定电动化新赛道_fororder_image001

  吴志新表示,2021年年底召开的首届年度之声,他用一个词总结汽车产业面临的状况是“混沌”;同时用一个词展望2022年的汽车产业是“变革”。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国内外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产业形势,“变革”的确贯穿始终。

  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现代化国家,汽车强国不可或缺。2022年,汽车产业“混沌”形态变得清明, “变革”力量厚积薄发。历“混沌”,拨云见日;迎“变革”,驭势者赢。

  第一部分 激荡2022年

  变革格局、纵横交错,变革大潮、跌宕起伏、暗流涌动。2022年,全体汽车人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政府有为、行业协同、企业拼搏,汽车产业在建设汽车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地的步伐。

  一、应势力挽,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2022年,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世界经济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但中国,依然展现出极强的发展韧性,宏观经济回稳向好,与传统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衰退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内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新冠疫情、稀缺材料、缺芯少魂、成本高涨、物流受阻等风险,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汽车产业之上,风险与危机暗流涌动。

  为更好应对风险与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引领、保障、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密集出台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强链、补链”政策,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打通关键堵点,汽车零部件供应短缺得到有效缓解,汽车生产端风险得到较大程度化解。

  特别是在汽车芯片领域,建立供需对接平台、打击囤积居奇、强化自主可控等多项举措,将芯片短缺的影响降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打通二手车市场等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刺激了新购、换购消费,促进了消费升级,在汽车市场端发挥了强心剂和助推器作用。

  疫情等特定事件只能改变发展的节奏,不会动摇战略发展的方向。政策护航渡过动荡时刻,汽车产业界倍感欢欣鼓舞。

  二、积势薄发,民族品牌奋力突围

  面对诸多挑战,民族汽车企业以奋楫者姿态、以奋斗者作为,实现了逆势突围。10月份,民族品牌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三个突破:一是乘用车销量份额达到53.2%,占据半壁江山,撬开了曾经不可撼动的合资和豪华品牌市场大门;二是第一次出现民族车企占据市场销量前三甲,我们有了自己的“种子选手”;三是单一民族品牌市场份额首次超过10%,民族汽车产业锻造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2022年,足以成为民族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成绩的背后,是民族品牌的坚守克难和厚积薄发。

  一是,民族品牌坚定不移推进品牌高端化。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车型价格超过30万元,跨入豪华车的价格门槛,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民族品牌突破了固有的形象标签,“高端”“科技感”“创新力”“技术实力”等民族品牌新标签,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在用户心中开始扎根。

  二是,民族品牌坚持深化营销创新。民族品牌销售理念真正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商业模式创新吸引了流量,并把流量转化为了销量,民族品牌找到了符合自身定位的品牌调性,打造了更具吸引力的品牌IP。

  三是,民族品牌着力重塑新时代用户文化。作为当前消费主力的年轻群体,成长于中国制造崛起、经济腾飞的时代。在高涨的“国潮”消费热情下,自主品牌大力融合国潮设计,彰显民族文化自信,赢得了年轻一代的认可与信任。

  三、蓄势待发,技术为核创新驱动

  “新四化”赛道,呈现出空前的朝气与活力。汽车产业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创新主体地位的使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供应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取得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基础性和关键性领域的技术封锁。

  由衷欣喜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巩固了先发优势、夯实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根基。纯电动车平均续航里程提升到400公里以上;十年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了2倍;新一代插混技术更是实现油电购买平价。

  先跑赢技术,才能跑赢时间,最终才能跑赢对手,科技创新是通向成功的密码。中国汽车产业在2022年,抓住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牛鼻子,特别是面向软件定义汽车新时代,已经全面打响技术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之战。

  四、乘势而为,新能源汽车蓬勃引领

  双碳目标,是关乎多方、影响深远、路途艰辛的新长征。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能源体系深刻变革、能源利用亟待畅通。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使用场景,迎来百年一遇战略机遇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历经20余年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风来之时”,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2022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一是,市场高速增长态势远超预期。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二三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尤其是南方的城市新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及补能优势明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远超预期。

  二是,产品结构由“哑铃型”向“纺锤型”演变。紧凑车型集中体现节能性、舒适性等典型特征,迎来爆发,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开始直面竞争,形成了聚势而强的效果。

  三是,固态电池开启研发元年,半固态电池技术、新体系电池技术竞赛正式开场。“动力电池技术的跨代际创新突破,必将是下一代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焦土和生死存亡之地”,颠覆性风险需认真应对。

  四是,插混汽车显著上升。插混汽车由过渡角色向全能型角色转换。其节能性、长续航特性,激发了插混汽车消费需求,市场正式进入插电汽车2.0时代。

  五、谋势而动,智能网联未来已来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企业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各类关键技术集中呈现的核心载体,既是技术实现突破的驱动者,又是重要的受益者。

  政策层面,2022年,从行业监管到信息安全再到基础设施等全方位政策密集出台。沙盒监管制度问世,有效化解了原有召回体系监管制度中,对自动驾驶的种种掣肘与限制,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全方位推动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建设的良好态势。针对高阶自动驾驶,深圳率先发布法规,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运行,可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车路协同迎来国家顶层政策加持,“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成为双智城市发展标准范本,汽车与交通、能源、城市将实现深度融合。

  技术层面,路线百家争鸣,产品多场景应用。汽车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移动工具,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三生活空间。智能座舱作为第三生活空间的核心载体,追求更加人性化的交互,追求科技感,追求沉浸式体验,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竞技场。人机交互更加智能,语音交互的新车渗透率已达八成。视觉体验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标签,中高端量产化车型逐步搭载HUD,装车率达到6%,有望持续提升。民族品牌企业在这一全新赛道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我们看到,多款自主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装车,随着成本的下降,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

  六、兴势破局,出海搏击走向全球

  2022年,民族品牌奋力开拓国际市场,海外市场销量规模迈上更高台阶,开创了新的发展纪元。2022年,我国有望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出色成绩单的后,既有外部环境的机遇,更体现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内生强劲动力。疫情笼罩下,芯片短缺导致全球产能降低,为我国提供了积极抢占海外市场的契机,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成绩更是格外抢眼。1-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传统企业、新势力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敲开了欧美、东南亚市场的大门,走了出去、站住了脚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