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2017年3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2017年1季度汽车出口达19万辆,增长31%,而同期国内乘用车共销售594.76万辆,同比增长仅为4.63%。
这是汽车出口市场久违的好消息。
自2012年达到105.61万辆后,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开始加速萎缩,并在2013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直至2016年回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81.0万辆,同比增长7.2%。
究其原因,NBD汽车了解到,除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回暖等外部因素外,在“一带一路”政策不断深化的条件下,自主品牌企业的重视程度提高和布局加快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上月,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6.2%,成绩喜人。乘联会数据显示,同期,向伊朗的出口数量占我国整车出口数量的29%,东南亚国家越南、菲律宾、缅甸同样增速明显。
NBD汽车统计发现,如果出口市场能保持一季度31%的增幅,今年有望重回百万辆规模,这对于我国汽车出口具有标志意义。
对此,汽车分析师罗兰向NBD汽车表示,“受到国内去产能等影响,中国车企一定会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
5月14日~15日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分析认为,中国车企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将对我国汽车出口有巨大意义。
“一带一路”拉动车企出口回暖
尽管我国汽车出口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未能越过百万辆“红线”,但或可预期的是,出口已成为车企谋求更多增量的必要一环。
例如奇瑞,2016年,其在海外市场的利润翻番,品牌单价得以提升。据NBD汽车了解,2016年奇瑞在“一带一路”国家沙特、伊朗、埃及产销超过20余万辆。
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何晓庆曾表示,“‘国际化战略’是奇瑞从创立初期就确定的重要战略,奇瑞将在2020年后进入欧美汽车市场,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
再来看吉利,其海外出口起步较早,布局范围广,尽管由于近年来出口国经济下行等原因导致出口量紧缩,但是吉利依旧将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车型引入了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并在白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上的独联体国家取得不俗销售业绩。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告诉NBD汽车,吉利的车型非常适合销往发展中国家。
此外,比亚迪、江淮、华晨、力帆等车企在海外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布局。
罗兰告诉NBD汽车,由于海外市场的变数较大,对于今年的海外出口市场还无法进行预判,但海外市场无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前几年我国汽车出口出现下滑,有分析指出,出口市场的环境形势变化,以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上存在的限制等因素,被认为是导致汽车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汽车出口“反弹”瞄准欧美市场
如今随着国内自主品牌走向高端,品质与品牌相互驱动走高,中国品牌打开海外市场,特别是高端欧美市场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中国车企海外出口也随之出现新布局。
去年,广汽传祺就曾宣布,将于2019年开始在美国市场销售自主品牌车型;上汽集团也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透露,旗下名爵MG品牌会于2019年重返欧洲市场。
NBD汽车了解到,由于MG品牌的部分产品在欧洲仍有销售渠道,且产品设计较欧化,因此一直寄托着上汽拓展海外高端市场的愿景。
而与上汽、广汽对海外高端市场的志在必得相比,吉利的策略相对显得较为“谋定后动”,对欧美市场,吉利则选择利用其收购的沃尔沃品牌进行“铺路”。
继成都工厂生产的S60L出口美国后,今年4月,400多辆全新的沃尔沃S90长轴距版轿车从天津港口装船转运美国销售。此外,吉利与沃尔沃的合资品牌——领克则更是被定义为全球性品牌,其量产车也计划在2019年进入欧美市场。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向NBD汽车表示,虽然我们的产品、设计进步了一大步,但光凭这些进军欧美还不够,品牌营销,服务网络建立需要大量资金,上汽、广汽即使愿意投入,也会面对欧美政府、媒体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政策层面也在鼓励中国品牌走向世界。4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提出,“到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逐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到2025年,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中国品牌无论是入美还是返欧,都已写入国家汽车产业的规划当中,无疑对自主品牌来说是机遇。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国内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