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壳牌光速超凡喜力赛道首秀 实力见证
2025-11-24 17:16:40来源:环球网责编:杨芸菲

  近日,壳牌喜力携手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于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期间联合举办揭幕活动,推出全新壳牌光速超凡喜力“午夜蓝”与“暮光紫”系列润滑油。揭幕活动期间,来自壳牌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的嘉宾基于长期赛道合作,共同回顾了以技术创新驱动性能突破的燃擎之路。来自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的冠军车手更以专业视角,结合赛道实战经验与切身感受,进一步验证了新品的卓越表现。

  作为全球瞩目的街道赛事,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以其全长6.2公里的东望洋跑道著称,这条以多弯、狭窄闻名的闹市赛道,历来是检验车辆性能与技术的终极试炼场。本届赛事中,采用壳牌光速超凡喜力“午夜蓝”与“暮光紫”新品为涂装设计理念的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赛车竞速登场,将赛道基因与产品设计深度融合。

  强强联合,共塑“赛道到街道”技术转化范式

  作为世界领先的综合能源公司,壳牌的业务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经百余年的沉淀,壳牌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之一。壳牌润滑油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是过去19年蝉联全球销量第一的国际成品润滑油供应商。

  壳牌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已有十年合作历史,双方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以创新共享赛道的胜利荣光。自2015年建立合作以来,双方关系持续深化,未来十年,壳牌将作为首席技术、创新及能源合作伙伴继续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携手并进。壳牌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的合作,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与对卓越性能不懈追求的长期主义典范。

  壳牌中国润滑油董事总经理汪锴女士首先为揭幕活动致辞,她表示:“聚焦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赛道级'的驾驶体验。壳牌光速超凡喜力获得“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专属推荐,将赛道上验证的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充分证明了壳牌对卓越品质和创新技术的不懈追求。”

  壳牌全球润滑油市场部总经理陈馨颖女士指出:“我们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的合作,是一段基于彼此信任、追求卓越的同行之路。”她认为,正是这份信任,让双方得以在技术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边界,并将共同淬炼的尖端科技应用于新产品。

  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的全球副总裁Sylvia Neubauer女士回顾了双方自2015年开启的合作历程,在过去近十年的多项世界级赛事中,壳牌润滑油产品持续为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提供稳定的性能支持,其可靠性在各类极端赛道环境下得到了反复验证。她强调,正是基于这些严苛环境中积累的实证经验,使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对将赛道技术转化至民用产品领域充满信心。

  壳牌光速超凡喜力新品亮相,赛道科技赋能日常驾驶

  基于这一坚实的合作基础,双方本次共同为新品揭幕——全新壳牌光速超凡喜力“午夜蓝”与“暮光紫”系列润滑油。新品采用壳牌独有的PurePlus天然气制油技术,能实现基础油99.5%的超高纯度,为发动机提供超凡的抗磨损保护。性能上,经独立第三方测试证实,动力提升可达1.8%,发动机响应提升可达3.4%,让普通车主也能直观感受到更强劲的发动机响应。

  设计上,新包装首次将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赛车的经典元素融入罐身,不仅彰显了其纯正的赛道基因,也提升了产品的视觉质感。罐身标注的实测数据,正是壳牌对技术创新执着追求的有力证明。

  赛道实证,极限环境淬炼卓越性能

  全新壳牌光速超凡喜力的卓越性能,源于赛道上千锤百炼的实证。在揭幕活动现场,来自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的冠军车手分享了相关技术见解和使用体验。

  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总经理Andreas Roos先生介绍,在多项世界顶级耐力赛中,壳牌润滑油产品为赛车应对极端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持。

  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赛车手Sheldon van der Linde在分享中提到,润滑油产品的性能表现对赛道竞技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动力响应等关键指标上需要达到极高要求。

  来自赛道前沿的技术验证,不仅彰显了壳牌光速超凡喜力的硬核实力,更印证了其将赛道淬炼的顶尖科技系统性地应用于民用产品的技术路径,让每一位车主都能在日常驾驶中体验到源自赛道的卓越性能。

  此次揭幕活动展示了壳牌与宝马M Motorsport赛车团队在长期赛事合作下的创新成果。未来,双方承诺将继续深化始于赛道的合作,共同探索高性能润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持续将极限考验下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提升每一位车主日常驾驶品质的可靠保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