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在10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秉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扩大充电设施规模,加快推动技术业态创新,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效。
——充电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从规模上看,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充电枪)6.8万个。从服务能力上看,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平均功率约44.4千瓦,分别较年初增长59.2%、26.9%,充电服务能力和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新技术新业态取得突破。今年以来,单枪充电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以“即充即走”为重点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启动建设,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大大提升了充电速度。同时,智能充电技术不断突破,车网互动有效“破题”,目前已有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政策供给持续加码加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文件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这8家企业负责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到70.7%。
此外,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还出台了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一大批充电设施项目建设。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有效落地,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谭洪江说。(新华社记者王希、戴小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