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前3季度营业收入2500多亿元,同比增长6%,销量和收入指标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用两句话来总结,‘年年难过年年过,日子过得还不错’。”10月17日,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青岛举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重工副总经理,潍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马常海如是表示。

三大“法宝”助力潍柴逆势增长
作为山东重工集团核心子公司,潍柴已发展为中国领先、全球具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构建起横跨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领域的产业矩阵,旗下拥有潍柴动力、陕汽重卡、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美国德马泰克等知名品牌,年营业总收入超3000亿元。
近年来,潍柴锚定创新驱动,推动“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三大战略转型,加速构建多元动力产业新格局,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注入动能。2025中国品牌日上,潍柴动力品牌价值达830.48亿元,居中国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第二;2025年9月,以2024年营业收入3122.9亿元位列“2025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
不过,面对行业市场激烈竞争和新能源转型的严峻形势,潍柴何以能够继续保持逆势增长?潍柴现在和未来的业务战略增长点又在哪里?

在马常海看来,“第一,我们抓住战略业务增长点,首先是大缸径发动机数据中心业务。我们称之为‘大有可为’。”据介绍,在AI人工智能时代,潍柴集团抢先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大缸径业务,不管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均实现了可喜的增长。“从2023年开始我们只有几十台,到2024年的几百台,到了今年1-3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00%,实现了大幅度的上升,有力地支撑了传统业务的增长。”
记者了解到,潍柴提前布局大缸径发动机,历经十余年攻关实现技术“从0到1”突破,推出M33、M55全新平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组建专项团队(工艺、质量、采购、生产),采用精益生产保障订单交付,搭建跨部门沟通平台提升效率;12M55柴油发电机组采用冗余起动系统,完成行业首次100次不间断起动及负荷阶跃测试(成功率100%),为数据中心提供一体化电力解决方案。
“第二,新能源业务,我们称其为‘欣欣向荣’。”马常海表示,在新能源赛道上,潍柴自2010年全面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以“核心部件自主+生态伙伴协同”模式,融合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技术,在新能源重卡、轻卡、客车等领域形成100余款电池产品、30余款电机产品矩阵。今年3月份潍柴新能源产业园在烟台落地投产,具备年产能20GWh的电池PACK能力,可以完全满足客户对新能源电池的需求,借助于这个优势,新能源板块“三新”业务,同比实现122%的增幅。
“第三,潍柴一直坚持两条腿业务,除了把国内业务做好,还要抓好国际市场,我们的未来的增长点就在出口,这一点深信不疑。”马常海指出,潍柴在产品出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相关措施,制定针对性、多元化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3季度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增长在30%以上,达到历史新高,有力地规避了国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海外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潍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先行者:2003年投资1亿多元与奥地利AVL公司建欧洲研发中心,自主研发欧Ⅲ发动机;2006年实现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欧Ⅲ标准蓝擎大功率发动机批量生产。
并且在海外并购方面,潍柴2009年以299万欧元收购法国博杜安,2012年并购意大利法拉帝集团、战略重组德国凯傲集团及林德液压,打造高端液压动力总成,打破高端液压件海外垄断;2016年推动凯傲收购美国德马泰克,2017年投资美国PSI公司,2018年投资英国锡里斯动力(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加拿大巴拉德动力(氢燃料电池),与加拿大西港燃料系统达成HPDI天然气发动机合作,掌控商用车新能源三大核心技术......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全球市场竞争,潍柴海外并购的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并保持稳健增长。
“截至目前,潍柴的整个海外业务收入已经占到潍柴所有业务收入的46%左右,国际化程度是相当高的,潍柴的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40.93%。”马常海说。

解读潍柴海外产业良好发展的核心密码,在马常海看来,其一是协同化:不管是山东重工还是潍柴集团海外并购,都遵循一个原则,一定是与主业有关系和主业相协同,聚焦于国家战略、聚焦于技术瓶颈。
其二是当地化。比如法国博杜安,这是潍柴最早并购的一家企业,潍柴把潍柴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导入到当地,在当地加大投资,进行产能扩张,深入人心。另外,还有一个当地化就是把海外企业引进国产化落地,实现国内国际协同发展。
其三是同心化,潍柴大力倡导“We are One”的文化。“比如把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输送到海外企业去,并得到他们认可,不管是文化还是制度都达到高度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海外企业和我们一起协同发展、共同进步。”马常海补充说。
据透露,目前,潍柴发动机全球保有量超650万台(海外超120万台),重型动力系统销量全球第一,能源电力系统、中速船舶动力销量居全球前三,二者已成为海外市场的核心引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