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车AI视觉质检系统。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摄
能当导游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载人出行的飞行汽车、对汽车零部件做质检的AI视觉系统……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举办,600多家国内外企业携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精彩亮相,全面展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新成果。
作为西部工业重镇,重庆近年来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不断提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势头强劲,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塑造智能网联生态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本次智博会聚焦的主题之一。展区里,1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向观众展示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创新成果。展区外,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百台机器人协同作业,一台台超级增程动力系统陆续走下生产线。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金康动力公司工厂关键程序实现100%自动化,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大幅跃升。
汽车产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重庆锚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5G、人工智能等40余项技术广泛应用,1.2万台生产设备接入数字底座,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每60秒就有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下线。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不久前,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据了解,该电池生产线是公司当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
作为重庆汽车产业主战场,两江新区形成“总部型研发+整车制造+核心配套+汽车批售+应用场景”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赖涵表示,随着重点车企加快引入前沿智能化技术,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能级稳步提升。
目前,重庆已形成19家整车、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汽车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56种部件等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今年上半年,重庆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量48.9万辆,同比增长25%。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罗莉介绍,该市将加快培育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和品牌,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支持整车龙头企业以“人工智能+”促进汽车产业数智升级。
产业装上“智慧大脑”
在智博会赛力斯汽车展馆里,大屏幕上显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脑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该产业大脑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合作伙伴资源,通过底层数据打通汇聚,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实现从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整车交付到用户体验优化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
去年以来,重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制造”,通过贯通政府侧、社会侧、产业侧、企业侧“四侧”数据,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资源,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重庆涪陵区白涛工业园区的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记者在该公司的智慧监控中心看到,巨大的3D屏幕上实时呈现着园区的全貌:员工的运动轨迹以光点形式标注;原料罐区等重大危险源的温度、液位等数据实时出现;地下污水管网的流速、流向清晰可辨……“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安环一体化管控平台。这个平台相当于给公司运行装上了‘智慧大脑’。”华峰智慧园区事业部负责人刘佩鑫介绍,该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接入20余万个感知设备,实现对“人、机、物、环、管”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让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白涛工业园区也有自己的“智慧大脑”。该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蒲守桥介绍,他们打造了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系统,对园区所有企业的风险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智能预警、智能调度,累计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3000余起。
持续深挖制造业应用需求,重庆加快推进AI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升级,深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人工智能应用。按照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和20个以上未来工厂。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动力系统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今年3月份,该公司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国研新创智能装备技术中心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业创新综合体”,推动电驱动产业形成从技术创新到市场竞争的整体优势。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拴起介绍,当前,该综合体正加快整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通过开放技术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协同攻克共性难题,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电驱动领域的深化应用,构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圈。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重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数智科技等重点领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了一批龙头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的产业创新综合体,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智造升级,让科研成果加速跑进生产线。
嘉陵江实验室建成智能机器人等6个科研平台;明月湖实验室引进38个科研团队,与20多家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重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实验室协同联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的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重庆正着力加强人工智能科创能力建设,推进科创大脑和产业大脑贯通融合,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互利共赢的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生态圈。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