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026款哈弗猛龙上市,新车为插混版本,推出6款车型,指导价17.38万元至20.88万元。
2026款哈弗猛龙整车造型为典型方盒子。前脸焕然一新,采用车灯和进气口一体化设计,中网内部为两层黑色矩阵模块,中间则为一条横向装饰条,中央镶嵌哈弗徽标。车灯为方形,棱角分明,越野气质更佳。引擎盖中央高,两侧低,形成层次落差,凸显硬派机械气质。
后视镜采用双色设计,上部为车身同色,下半部分为熏黑处理。门把手采用常规样式。车顶行李架相比普通SUV更为粗犷,实用性及视觉效果极佳。车尾保留侧开门,之前的哈弗英文被GWM取代。
内饰方向盘为两幅平底设计,换挡采用怀挡设计,驾驶舱中央为一个大尺寸液晶屏,内置先进的智能互联功能。值得点赞的是,猛龙依然保留了大量物理按键,这显然增加了设计难度,提升了制造成本,好处是更加适应驾驶者习惯,同时方便盲操作,提升了行车安全性。新款猛龙搭载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等配置,高配车型还搭载了智能泊车,既可以降低驾驶疲劳,还提升了行车安全。新车全系搭载电动座椅,并配置了座椅通风、加热以及记忆等功能,车顶配备全景天窗,提升乘坐舒适性。
新款猛龙搭载长城第二代 Hi4 智能电混四驱技术,搭载GW4B15M 的全新 1.5T 引擎,其最大功率为 115 千瓦,较现款 123 千瓦略有下调,平顺性和经济性则明显提升。系统采用 P2(前桥)+P4(后桥)双电机架构,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 330 千瓦,峰值扭矩 750 牛米,零百加速时间5.9秒左右,实测馈电能耗大约6升左右。根据配置不同,新款猛龙提供了18.74度、27.54度和35.43度等多种容量电池,其中 35.43 度版本CLTC 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 200 公里,满油满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
新款猛龙中高配还搭载后桥电控差速锁,配合四驱系统,增强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适应能力。在复杂路况中,即便某个车轮失去动力,依然可以将动力分配到其他车轮,避免空转,提升脱困能力。
新车哈弗猛龙6款车型按照续航划分,根据动力电池容量不同,最低电池容量18.74度,纯电续航105公里;中等电池容量是27.54度,纯电续航是150公里;最大电池容量是35.43度,纯电续航是200公里;配置方面也是三种,最低配是Pro版,中配是ultro版,高配是领航版。
105 Pro版是新款猛龙入门款,主要配置6个安全气囊,540全景影像,搭载前方预警、后方预警、开门预警、疲劳驾驶提醒等预警,还搭载了自动刹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具有L2级驾驶辅助能力。此款车型搭载14.6吋中控屏,内置先进的智能互联以及支持连续说、双音区的语音控制,同时支持遥控控制功能。舒适配置方面搭载了主副电动座椅,前排加热通风以及驾驶位的记忆功能,还搭载了可开启全景天窗、无线充电、温度分区和空气过滤等。
150 Pro版相比105 Pro版价格贵了1万元,两款车型配置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续航。电池容量从18.74度提升到27.54度,纯电续航从105公里提升到150公里。
150 ultra版相比150 Pro版价格贵了9000元,两者动力续航完全一样,在增加9000元预算之后,增加了后桥差速锁,提升了脱困能力;增加了行车记录仪、抬头显示以及后排遮阳帘、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氛围灯等实用配置,扬声器数量则从8个增加到10个。
200 ultra相比150 ultra价格贵了7000元,两款车型配置基本一致,主要是电池包从27.54度,提升到35.43度,纯电续航从15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
150 ultra领航版,相比200 ultra版贵了2000元,纯电续航从200公里下降到150公里,配置则有所升级,主要是增加了辅助变道、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循迹倒车等驾驶辅助功能,长途驾驶更加轻松,泊车更加便利,大幅度降低驾驶疲劳。
200 ultra领航版相比150 ultra领航版价格贵了7000元,配置基本一致,主要是续航从15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200 ultra领航版属于新款猛龙旗舰车型,也是性能配置完全版本。
200 ultra版售价在 20万元以内,实现了200公里纯电续航,相比105公里续航版和150公里版,是一个突出优势。相比150Pro版,价格仅仅贵了1.6万元,在安全配置、舒适配置、智能配置以及产品性能方面全面提升,达到了优良水准。两款领航版,虽然配置更进一步,不过增加的主要是一些驾驶辅助能力,其它配置则和ultra版完全相同,价格则已经在20万元以上。(资料来源:长城汽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