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加速推进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与合作共赢”为主题,众多中外机构与产业嘉宾就全球及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供应链协同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方向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当前汽车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汽车供应链的合作基础不易改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全球供应链合作共生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区块化的产业集聚并未改变全球汽车供应链共融共生的发展态势。因此,共同建设互融共生的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汽车服务体系的互认互通也不容忽视,在充电网络建设、电池回收流通及售后服务保障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合作大于竞争。
加快全球电动化转型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需求牵引的全面市场化阶段,推动油电转换迫在眉睫,应避免资源浪费。未来两三年,我国汽车将进入新能源汽车主导市场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新能源化不可逆转、智能网联化全面加速、全球化格局深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应把握机遇,通过加强战略谋划、深化开放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积极参与产业生态和全球化格局重构。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刘杨指出,汽车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对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建议开放协同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构建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加快核算标准研制与基础数据支撑,助力碳足迹核算认证。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处长Katrin Luger表示,亚太地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挑战,尤其是气候行动目标。全球约2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行业,亚太地区排放量占全球41%左右,未来25年可能增长近48%-50%。汽车电动化转型和交通方式向公共交通转变至关重要,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和公共交通电动化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Yossapong Laoonual表示,对于泰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愿景,我们希望到2030年,总汽车产量中30%为零排放汽车,新车销售中50%为电动车,全国建成12000个直流快速充电桩。最近的生产数据显示,我们的电动汽车增长迅速,2023-2024年纯电车的产量激增了5800%以上,这也表明我们行业的势头非常强劲。
能源基金会产业转型执行主任龚慧明指出,当前,插电式混合动力增速较快。然而,在碳达峰背景下,中长期内如何助力道路交通实现零排放目标,需要系统谋划。细分车型来看,小型车在汽车市场销量中占据主导,新能源车领域亦是如此。中国乘用车和客车的新能源汽车占比已接近或超过一半,但货车电动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货车在道路交通排放中占比超50%,加快其电动化进程迫在眉睫。
聚焦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全球供应链合作新模式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产品战略官唐黎明表示,随着国际贸易壁垒持续升级,中国车企全球化进程面临更多挑战。但我们应坚信,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同时要明白国际化是一场马拉松,需改变策略与模式,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深耕,以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不是独行桥,而是共生桥。全球电动化转型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术跃迁的历史机遇。
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助理束学明提到,过去中国给全球的印象常是低质低价,但如今,中国已成为科技、智能、航空领域表现突出的国家,汽车行业对海外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比如DeepSeek对全球的影响,我国无人机海外市占率达全球的70%,新能源汽车占据全球76%的市场份额,“科技中国”的国际化标签愈发鲜明。(资料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