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突破极限 标准见证 “极北寒测”即将启动
2024-11-23 13:49:3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对交通事故数据分析研究,雪、雾、逆光等复杂天气情况对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造成了风险。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普及和消费者使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我国“广地域、宽温域”的特点,新能源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引发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

  中国汽研将于11月25日在苏州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场举办“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复杂环境测试,随后的高寒环境测试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进行,共有15+款市场主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参加测评。通过“极北寒测”,将进一步积累复杂高寒环境测试数据,支撑车企技术迭代升级,引导测评标准良性发展,帮助消费者选好车、用好车。

突破极限 标准见证 “极北寒测”即将启动

  首个复杂高寒环境测评规程 填补行业空白

  中国汽研联合车企、高校和研究机构,面向消费者真实用车场景,深入研究与测试验证,于今年7月发布行业首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评价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这一规程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复杂、高寒环境提供了更严谨、更科学的测试评价标准。

  《规程》包含复杂环境、高寒环境两大场景,智能安全、高效节能两大维度,包括雾天安全、逆光安全、雪天安全以及续航抗衰、充电效能、空调采暖六大测评项目共九种工况。

突破极限 标准见证 “极北寒测”即将启动

  在智能安全方面,在行业率先引入雾天目标车静止场景,乘用车目标车低速场景,雪天目标车和假人静止场景,雪天行人近端横穿场景,逆光行人遮挡横穿场景,纵向踏板车场景。提升了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在复杂极端环境的技术迭代与适应性开发,解决了在复杂气象及交通环境下定量化与标准化安全性测试评价场景及方法缺失问题。

  在高效节能方面,针对纯电动车与插电/增程式混动车,开展续航、充电、采暖三类测评,通过续驶衰减率、充电时间、采暖效率等指标,在真实高寒道路环境下测试,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高寒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填补了高寒场景测试标准的空白。

  公平公正专业权威 引导极限测评标准良性发展

  本次“极北寒测”不仅是市场主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展示舞台,也是汽车行业伙伴研讨极限测评技术的交流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研发参考,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作为汽车测评国家队,将继续发挥“标尺”与“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研究,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资料来源:中国汽研)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