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在全球汽车产业激烈竞争中加快向绿色化、智能化突破。尽管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中国车企仍持续积极开拓市场,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创新全球产业合作模式,挖掘全球产业合作机遇,在展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实力的同时,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中国造”汽车“驶”向下一站
如果说100多年前第一辆四轮汽车的诞生,让汽车有了完整的“躯体”,那么如今当汽车社会遇见人工智能,汽车便能拥有愈加智慧的“大脑”。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71年,正加速驶向下一站。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照向“下一站”:向绿色化、智能化加快突破。
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发布,总结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
十大发展突破中,不少突破与中国息息相关。
例如,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方面,今年1月至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达到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为11%。这一数据显示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愈发普及,驾驶者的双手进一步解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8.5%,增速为2023年5月以来新高。1月至9月汽车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1%。智能化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前三季度,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7%。
置身大会,一幅未来出行的新图景浮现眼前:距离10公里的快递,无人配送车轻松送达;前方车辆紧急刹车,自动驾驶小巴紧急预警;红绿灯路口光线不佳,智慧乘用车自动有序通行……
不仅是交通运载工具,智能网联汽车集电子、计算、感知、视听等多项前沿技术为一体,还可以作为工作帮手、生活助手,成为人们的朋友。
这些新图景、新趋势离不开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努力。
人机交互、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等快速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激烈竞争中,中国向绿色化、智能化加快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布局新赛道的重要抓手。
让汽车变得更聪明,还要有更强的技术、更广的应用场景、更安全高效的数据、更协同的道路交通等。
以市场需求带动创新升级——
一键交互、人车对话、让汽车成为朋友和第二个“家”……未来还要满足人们在车中娱乐、学习、聊天、观景等多种场景需求。
会上,业内车企纷纷拿出自己的创新“路线图”。中国一汽将打造软硬解耦的智能操作系统,未来五年投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42款;重庆长安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小鹏汽车技术委员会主席顾捷说,企业将针对用户驾驶、乘坐等体验升级技术和产品……
以政策支持护航产业发展——
从去年11月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到今年1月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一个个政策“落地生根”,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更多增量政策正在不断推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车载网联终端安装比例,建立“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有关各方共建自动驾驶数据共享和模型训练平台,以数据为纽带,促进汽车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提速试点应用。当前,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装路侧单元8700多套。未来,这些数字将逐步增加。有关部门将持续拓展物流、公交、出租、环卫等多场景应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夯实安全底线。行驶安全方面,围绕安全测试、风险评估、监督检查、应急响应等方面完善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相关规则机制的完善,构建起良好的产业安全体系。
“还要探索基于自动驾驶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要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学习”,精准作出道路预判。
在数据安全方面,业内人士建议积极有序组织开展测试验证,加强对自动驾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管理机制的研究,强化自动驾驶车辆数据安全保障。
制造更聪明的车、建设更智慧的路、铺设更安全的体系,在多方合力下,“中国造”汽车正插上智能网联的翅膀,向着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不断进发。(张晓洁 胡旭 郭宇靖)
参会者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观看自动驾驶汽车。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携手迎接挑战 合作共赢未来
“在这场中德汽车大会上,‘国际合作’这个词最热,在嘉宾致辞和交流中被频繁提及。”德国大众集团前全球监事会成员乌韦·库尔特·弗里奇告诉记者,德中产业界在对话交流中携手挖掘数字化与可持续转型的合作机遇,期待两国汽车产业延续合作共赢的成功故事。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来自中德两国政府、汽车产业链和工商协会近400名业内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围绕大会主题“碳中和与未来出行”、全球汽车产业转型趋势、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机遇与挑战等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认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突破,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翟谦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回顾过去,汽车产业合作始终是中德双边关系中的亮点。进入中国的德国车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汽车工业体系建设。中国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德国车企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沃土。与此同时,成长起来的中国车企,也在持续深化与德企的合作。
以德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为例,该集团1994年进入中国,如今在中国建有23个生产基地和28个研发中心。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告诉记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是大陆集团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据杨承祖介绍,大陆集团加强与中国汽车品牌和科技公司的创新合作,由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通过与中国汽车品牌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其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全球业务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集团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创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优势,把成功的本土产品解决方案应用到更多的国际品牌车型上,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说,基于中德汽车业界深度融合的合作态势,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中德汽车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和领先企业合作,持续举办中德汽车大会,搭建专注服务于两国汽车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帮助中德汽车产业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高效地获取行业信息,探讨投资与合作。
吉利集团欧洲传播副总裁弗兰克·克拉斯在采访中表示,为顺应不同汽车市场的需求,汽车企业应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产业界伙伴合作开发新技术和产品。全球化让产业和企业持续受益,有助于跨越各个地区市场间的壁垒。“我们期待继续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携手应对挑战。”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告诉记者:“德国和欧洲企业具有汽车制造、品牌打造和国际化发展方面的丰富经验,而中国企业正引领未来汽车的技术发展,从电池、人工智能到汽车软件等新技术领域都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杜登赫费尔说,如果欧洲和中国能够强强联合,这对双方来说将是双赢局面。
与会人士期待中德汽车产业继续在互学互鉴、互促互进中携手前行,并呼吁欧盟理性看待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合作,因为只有务实相向而行,才能共同发展,在互利共赢中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单玮怡)
第90届巴黎车展:中国车企展现中欧产业合作信心
日前在法国举行的第90届巴黎车展上,许多中国车企的新款智能电动汽车亮相,向欧洲市场展示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实力,更展现出中国车企在种种不利因素下持续积极开拓欧洲市场的决心和目标,获得不少欧洲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认可与欣赏。
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起源于1898年的国际汽车沙龙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车展,自1976年后逢双年秋季开展。本届巴黎车展14日开幕,为期一周。红旗、东风、广汽、比亚迪、零跑、小鹏等中国车企参展。
零跑汽车B10车型在车展上开启了全球首秀。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说,新款电动车更加智能化,并与欧洲汽车制造商斯泰兰蒂斯集团旗下的玛莎拉蒂团队合作进行了底盘调校,全车采用欧洲领先标准设计开发,旨在全面满足全球年轻群体对智能、时尚、乐趣及品质的需求。
东风风行也带来了4款面向海外的重磅车型。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说,今年1月至9月,东风风行在欧洲市场业务再创新高。东风风行将结合自身优势和海外市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建立东风风行全球化布局的新局面。
斯泰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表示,零跑是一家发展十分迅速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集团与零跑达成了创新的全球合作模式,推动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在中国以外地区的使用更加普及。
塔瓦雷斯说,除了入股零跑,集团和零跑还共同创立了合资公司零跑国际。企业现在面向欧洲市场销售,这一长期合作旨在改变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电动交通格局。
红旗汽车法国经销商尼古拉斯·卡约则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是引入太多品牌,而是选择优质品牌。红旗具有技术优势,与同等品质的欧洲品牌相比更加实惠。
他认为,中国电动车的一大优势是电池技术领先欧洲。谈到欧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时,他期待欧盟与中国能够尽快找到平衡点。他说,他接触的大多数中国品牌都是带着诚意进入欧洲市场。欧中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双方需要彼此,不能因为关税而两败俱伤。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日前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征关税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损失,比亚迪计划于2025年底在匈牙利生产汽车。她说,比亚迪将成为欧洲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康逸 唐霁 张兆卿)
记者手记
全球市场容得下中美欧车企同台竞技
全球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各国企业各显神通;巴黎车展的展位足够多,容得下各国车企同台亮相。记者在近日举行的巴黎车展看到,5号馆内群英荟萃,一个展厅同时容纳中美欧不同品牌制造商,既便于看展的消费者和业内人士了解比较,也方便参展的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互相取经,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尽管有关增加关税的政治化风险萦绕在车展上空,但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逻辑依然占了上风。“车型精致”“内饰美观”“座椅舒适”“功能齐全”“空间很大”……凭借着时尚设计、创新技术和高性价比,登陆巴黎车展的新款中国电动汽车俘获了不少欧洲消费者的心,在车展上试驾也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什么时候在欧洲上市交付”是不少中国厂商被追问最多的问题。
谈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和性能,巴黎车展主办方负责人塞尔日·加绍告诉记者,人们愿意驾驶电动汽车支持环保,同时也在意成本,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创新和成本优势,产品价格与燃油车接近,很有竞争力。
相较于保护主义的政治企图,不少参展企业更加愿意遵循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商业逻辑。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历史悠久的巴黎车展已然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竞技舞台。中美欧车企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近年来,中美欧车企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拓展加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生产中心之一;雷诺旗下纯电动车型“达契亚春天”在中国研发制造,位居欧洲电动汽车零售榜前列;通用、福特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越来越多美欧汽车巨头纷纷选择与中国伙伴加强合作,布局未来市场的制高点。
全球车企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害,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探索未来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助力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最终的赢家是整个行业和全球消费者。
与中国零跑汽车共同创立合资公司的斯特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说,我们与零跑是一种创新的全球合作模式,经销商和投资者对推出的新款电动汽车都很感兴趣,市场也渴望技术精湛、价格合理的电动汽车,这会为我们两家公司带来新机遇,让彼此都受益。零跑国际首席执行官忻天舒也表示,零跑有技术、产品和成本上的优势,斯特兰蒂斯集团在全球有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制造基地和销售渠道,双方合作优势互补。
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中欧汽车产业合作40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40年来,中欧汽车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合作,最宝贵的经验是竞争,最根本的基础是公平环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欧双方并非“零和博弈”。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更需要冷静思考,在诸多不确定中把握大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大势,应当把经营的主导权交给对风险感受最直接、最敏锐也更知道如何规避应对的企业,聆听企业界呼声,为企业营造“更自由从事经贸往来的环境”。红旗汽车法国经销商尼古拉斯·卡约表示,美国需要中国,欧洲也需要中国,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必须的。
竞争带来活力,合作创造机遇。上届巴黎车展是两年前,当时疫情阴影仍在,大约有20个品牌参展,展厅面积约4.5万平方米。这次大约有50个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比上届大幅增加,这对普通消费者和参展企业都是个好消息,全球汽车产业也在期盼着更多合作共赢的好消息。(康逸 张兆卿 乔本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