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助推电动化进程 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累计将达40万辆
2024-10-12 13:01: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宝马集团电动化进程保持良好势头,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将在本月累计达到40万辆。今年前9个月,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超过7.6万辆新能源车,其中,BMW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1%,主要得益于BMW i3、BMW iX3、BMW iX1等国产车型的优异表现。

助推电动化进程 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累计将达40万辆

  宝马电动车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公司清晰的电动化战略, 2025年宝马集团将迈入电动化全新阶段。备受关注的BMW新世代车型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投产,在首款车型投产后的24个月内至少将有6款新世代车型推向市场。新世代车型展现了未来宝马的核心特征: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并以极其现代和创新的方式强化BMW品牌的运动与豪华标签,定义智能豪华个人出行的未来。这也意味着宝马将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三个维度全面步入未来。“新世代”是宝马创新的领航者,其创新成果将逐步应用在宝马未来所有车型上。

  新世代车型采用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构架、全新的人机交互概念和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在中国,新世代车型配备的第六代动力电池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试生产,中国研发团队预计将在明年启动新世代车型在中国的道路测试,首款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正式投产。

  除了BMW纯电动车型保持增势之外,宝马依托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不断强化BMW M和BMW X系列的产品组合,通过丰富的车型选择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驾趣为先。

  BMW M作为BMW品牌的创新“孵化器”,是BMW纯粹驾驶乐趣的最佳代言。BMW M车型以卓越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著称,BMW M技术不仅在高端性能车型中得到体现,也逐渐成为更多主流车型的一部分,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M技术带来的驾驶乐趣和性能提升。今年是BMW M产品大年,共为中国客户带来近10款新车型,包括首款国产性能车型——BMW X1 M35Li。到今年年底,BMW M品牌在中国市场在售车型将增至23款,几乎覆盖所有细分市场,涵盖所有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满足不同用户对极致驾趣的追求。

  随着产品攻势的推进,BMW M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其中以M2、M3和M4为代表的BMW M高性能车型销量在其细分市场排名第一。11月初,2024 BMW M热血嘉年华将在成都举行,为广大BMW M车主及粉丝带来一场激情驾驶盛宴。作为BMW M品牌的技术创新灯塔,搭载BMW M高性能混动系统的全新BMW M5即将上市,值得期待。

助推电动化进程 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累计将达40万辆

  BMW X家族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品阵列,涵盖所有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X家族已成为BMW品牌的支柱,全球累计销售1200万辆。今年8月,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全球首发。作为BMW X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之一,BMW X3是豪华中型SAV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赢得全球超过350万用户的青睐。如今,全新BMW X3长轴距版率先进入第四代,以更大体量与气度,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未来感的突破性设计,将X车型的独特驾趣和乘坐舒适性完美融合,成为宝马最具驾驶乐趣的豪华中型SAV。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将在2025年一季度交付,全新BMW X3 M50也将于明年二季度引入国内。

助推电动化进程 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累计将达40万辆

  宝马集团正在多维度加速数字化、电动化转型和创新举措,持续提升中国客户的整体体验,不仅建设全面的充电服务生态,而且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BMW车主的便利性,增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联系。通过MyBMW App,BMW车主可享受便捷的数字化充电功能,如墙盒操控、充电预约及支付,公共充电站搜索、BMW超充站预约、即插即充等。截至目前,MyBMW App在中国市场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BMW公共充电网络在全国接入超过71万个公共充电桩,覆盖320多个城市,约60%都是直流充电桩。(资料来源:宝马汽车)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