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
2024-06-21 14:15:5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6月17—18日,以“基础共筑、开源启航”为主题的2024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会议邀请国家部委、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围绕构筑安全可靠的汽车数字化底座,共建智能汽车软件开源生态,解读政策观点、深入探讨汽车开源基础软件在产品研发、产业链协同、生态建设、安全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落地应用等多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谋划发展策略、提供解题思路,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1

  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普华基础软件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10余家整车及芯片企业启动开源共建仪式,共同点亮“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宣布“龘”微内核(EasyAda)项目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评审,成为基金会孵化筹备期项目,同时宣布启动“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项目。这是继2023年5月“龘”微内核(EasyAda)开源项目发布后,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级的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3

  智能汽车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重要载体。基础软件承载智能汽车应用生态与产业生态,为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提供必要支撑,是构筑汽车数字化底座的核心基石。在汽车智能网联趋势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时间点,如何快速凝聚产业力量、打破技术壁垒、创新生态模式,打造新一代中国汽车基础软件根技术,推动共建、共创、共治的开源生态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在6月18日上午举办的高峰论坛上,中电太极集团董事长、普华基础软件公司董事长吕翊发表主题演讲时强调,当前车用操作系统面临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一是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变革期,智能技术的迭代与创新速度日新月异,这使得车用操作系统发展必须高速演进来适应当前汽车发展的需要。二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给我们人类在交通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三是兼容性和标准化。过去的车控体系,零部件厂商各自为战,如何实现集中化集约化的一体化发展,解决兼容性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如何能够标准化适配多个整车厂,相关厂商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4

  开源相较闭源,具有开放、共享、协作等特点,在信息技术(IT)领域已取得显著发展与广泛应用,正向智能汽车领域逐步渗透。以开源为抓手,推动国产车用操作系统技术升级,构建软硬协同生态,筑牢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数字底座”,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5

  吕翊表示,普华基础软件推动的“小满”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车控操作系统的开源,凝聚行业力量,基于开源社区平台共同研发,共同投入。不同的车厂可以基于自主需要开发不同的发行版支撑自己独立的体系。从内核上实现互联互通,从连横的方式,变成合纵的方式。同时他呼吁,希望全行业能积极关注开源操作系统方案,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共治。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7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是基于普华车用基础软件的核心产品开源而来,是普华基础软件深耕车用操作系统16年的经验和成果。“小满”包括了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网络管理、标准通信组件、标定、诊断协议栈等功能,核心模块符合ISO 26262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国际标准,装车量产已超过1700万套,客户覆盖国内主流大型整车企业、国内自主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科技互联网企业,主要应用于整车车身域、动力域、底盘域、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等各大控制器中。

“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启航_fororder_image009

  “小满”的发布将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进入新征程,助力构建车用操作系统新生态,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提供可靠的核心技术支撑。预计2024年10月24日,普华基础软件将正式发布小满1.0版本,同时公布小满项目开源的运营政策、开发者模式、版本更新、技术支持、改进建议、代码贡献等鼓励措施。2025年6月18日,将开放小满2.0版本。

  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协办。来自政、产、学、研、用等领域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大会。(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