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孟侠:燃油车依然重要 新能源决定未来
2023-08-31 16:56: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8月24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与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一起与媒体分享了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的成绩与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image001

(左)施文韬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 CEO (右)孟侠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燃油车依然重要

  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交付437.22万辆,同比增长12.8%。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比下降的市场,交付量145.19万辆,同比下降1.2%。值得注意的两点是,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上升两个百分点,达到20%,继续引领燃油车市场;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2%,仅有6.24万辆。不过,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实现了18%的同比增长,扭转了交付量走势。与此同时,孟侠(Stefan Mecha)表示:“ID.3在市场中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约占市场的30%。”

  在业界猜测大众汽车集团会对整体销量下滑不满意时,孟侠(Stefan Mecha)表示:“大众汽车希望ID.家族卖得更多,并不是对现有业绩不满。市场瞬息万变,6万多辆的销量与大众汽车燃油车的销量相比,占比较小,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占比更高一些。中国纯电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众汽车在A级纯电SUV市场中排名第三,这是不错的成绩,但销量数字也要继续攀升。”电气化转型已经不可逆转,但对于传统汽车企业来说,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并非所有的“历史”都是包袱。

  “大众汽车品牌不只有纯电动汽车,也有燃油车。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在于电池,因此造车理念不尽相同。我们为大众汽车在燃油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感到满意,这为我们加速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使我们能够在转型的同时保持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清晰的计划,将进一步增效降本,并且保持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孟侠(Stefan Mecha)认为,大众汽车丰富的产品矩阵和规模体量是不容忽视的优势。孟侠(Stefan Mecha)表示:“大众汽车对于今年的中国车市很有信心,全年车市规模预计会达到2200万辆左右,其中约有1400万辆是燃油车。这对于大众汽车而言非常重要,燃油车仍是我们业务的重要一环,并且我们在燃油车市场中交出了有力的成绩。”

  需求来自哪里?孟侠(Stefan Mecha)分析:“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四、五线城市中的用户使用习惯与一、二线城市完全不一样,那里的燃油车销量仍然非常坚挺。”幅员辽阔的中国市场,东南西北,不管是经济、地理,还是人文等环境等均有差异,丰富且多元的层次性孕育了众多的细分市场。四五年之前,中国汽车品牌大多以此为基础制定市场细分策略,找机遇、谋发展。时至今日,尽管有智能化和电气化技术变革的推动,中国市场的多样性依然存在,而且也只有兼容并蓄的大企业能够满足全国性的大市场。

  新能源决定未来

  “燃油车在中国市场接下来的十年中仍有空间和需求。”“我们也为今后3至4年的转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孟侠(Stefan Mecha)认为,大众汽车现在是在用两条腿走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超过燃油车,一半以上将是新能源车型,而且整个市场体量将略微上升,因此,我们要做好准备。”在中国市场,以比亚迪、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企业,较好的平衡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的产品转换与布局。孟侠(Stefan Mecha)认为:“最终的解决方案在于扩大规模。”孟侠(Stefan Mecha)分享道:“大众汽车也经历过很多挑战,这也促使我们不断迅速地在中国打开局面。一项重要的方法是在短时间内推出不同类型产品,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恰恰弥补了短期内产品不够丰富的短板,“可以有效地缩短产品面世的周期”。孟侠(Stefan Mecha)透露:“近期我们会和小鹏汽车开会探讨,争取在2026年早些时候推出两款车。”同时,“合作的成果也能够成为我们未来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小鹏汽车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且实现了规模效应。”这种大众汽车需要的独特价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保证大众汽车能够延续燃油车时代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与辉煌业绩。严重同质化的产品和激烈的价格战,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一边高速前进、一边负重前行。

  “价格战是短期的竞争方式。”施文韬(Thomas Schäfer)认为,丰富的产品矩阵才是赢得竞争的根本办法。同时,孟侠(Stefan Mecha)补充称:“中国市场中,很多车型外观相似,符合潮流趋势,而大众汽车不希望亦步亦趋,我们有自身的价值规律。”他进一步解释:“大众汽车希望成为一个更加受人喜爱的品牌,希望坚持我们的DNA,在未来始终如一地为中国用户打造他们所期待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拥有行业共性的同时又保有独特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发展做准备。我们希望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决定未来在中国怎么走好每一步。”

  针对迅速增长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孟侠(Stefan Mecha)强调,大众汽车将在此领域大力投入。“第一步:大众汽车已经在市场上投放了多款插电式混动车型,这些车型强调高性能,例如采用TSI发动机,纯电续航里程较短。如今的中国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大众汽车将对前期投放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优化,在中国研发动力和传动系统。我们目标交付更多插电式混动车型,并且就此与合资伙伴、零部件企业及德国总部进行着密切沟通;第二步:我们将推出与现款车型不同、具有中国特色的插电式混动车型。”

  在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车型上市之前,孟侠(Stefan Mecha)介绍:“有关2026年前计划问题,ID.7 VIZZON的上市是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第二步是上汽大众ID.NEXT,这款车型已经在上海车展首秀,未来也会上市。下一款车来自大众安徽,将于2024年下线。至2025,还会陆续有新车亮相,一部分会来自大众安徽。当然,探岳、途观等燃油车型也会陆续迭代。”

  开放整合行业资源

  对于转型期的大企业来说,正确的战略决策、一致且积极的行动与足够的现金流同等重要。在前两者准备就绪的同时,足够且稳定的现金流成为转型成败的关键。2023年6月份,大众汽车计划通过“ACCELERATE FORWARD │Road to 6.5”全球业绩计划,目标是持续实现6.5%销售回报率。施文韬(Thomas Schäfer)介绍:“该计划能够保障我们的工作岗位,用内部资源为品牌未来发展提供资金,并继续在新车型和技术、工厂现代化和员工培训方面进行投入。”预计,该计划的实施在2026年就能增加约100亿欧元的盈利。

  目前,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与地平线、小鹏汽车、中科创达、国轩高科等技术类供应链企业在资本和业务两个层面建立合作关系。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资本驱动的新造车势力等企业,稳妥且风险可控对于传统汽车企业更加关键。因此,整合自身力量和加大对外合作是常见的组合策略。施文韬(Thomas Schäfer)解释:“在过去两三年中,中国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大众汽车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速度。大众汽车不仅要赶上中国速度,还要超过这个速度,跑得比别人更快。因此,大众汽车有必要进一步、更好地深耕中国市场,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大众汽车的长期目标。”

  孟侠(Stefan Mecha)介绍:“技术方面,大众汽车会与小鹏汽车合作研发两款车型。我们也会和地平线围绕MEB平台开展合作,这是两条不同的工作线。正如刚才所提到的,这会是未来的一种研发模式。大家一定也知道我们入股了小鹏约5%的股份。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将确保双方长期且深入的合作。我们的确希望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很多工作。未来,我们会陆续向大家宣布合作的成果,小鹏汽车只是其中之一。行业规模优势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将确保用户能够持续获得大众汽车的服务和产品。”同时,在现有的合作伙伴体系内,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每家企业约有2000名工程师,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整合优势和实现合力增效,大众汽车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能降本增效,简化采购流程,提高协同效率。孟侠(Stefan Mecha)强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确是大众汽车集大成的一个公司,它将搭建一个平台以确保2026年下线新车。”

  既有内部研发,也有外部合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资源投入如何协调?孟侠(Stefan Mecha)介绍:“CARIAD在大众汽车集团中负责软件开发。大众汽车有三个不同的软件堆栈,一个是1.1,即MEB;1.2是现在所推进的平台;2.0就是SSP,而CARIAD横跨所有的平台。1.1在中国主要是针对MEB车型,未来我们开发新的软件。CARIAD和小鹏汽车之间没有职能重复。我们计划将在今年将CARIAD的研发人员扩充至1200人,以确保提供更多的软件技术能力。”孟侠(Stefan Mecha)重申,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能否取得成功,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密不可分。“在中国,我们行稳致远,敞开怀抱与本土伙伴展开合作。”(图文:由大众汽车提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