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宁德时代联合国际权威机构在COP30大会发布4项零碳成果
2025-11-17 15:28: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杨芸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巴西贝伦举行。在COP30中国角,宁德时代成功举办“驱动系统变革:共创零碳未来”主题边会,并联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四项关键零碳成果。这些成果围绕全球能源转型路径、产业链脱碳、资源循环利用等核心议题展开,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作为,更以“零碳系统性思维”为全球能源系统变革提供了可落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孟祥峰作为边会主办方致欢迎辞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变化司主任雷红鹏、巴西能源转型与规划国务秘书古斯塔沃出席并致辞,对宁德时代在零碳技术路径与实践方面的努力表示高度认可。

  联合IRENA发布专项报告 确认“光伏+储能”为最经济绿色方案

  作为深度参与编制的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与IRENA联合发布《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该报告是IRENA发布的首份储能领域专项研究,明确指出锂电池储能已成为当前最具经济性的储能技术,而“光伏+储能”构成最经济的绿色电力组合。报告建议各国设定国家储能装机目标,并将储能纳入电网顶层设计与规划中,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协同发展。

宁德时代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联合发布《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

  打造零碳工厂与供应链体系 提供电池产业链脱碳实践样本

  宁德时代持续推进“零碳工厂”建设,通过分布式光伏与自研厂端智能管理系统,不断提升绿电比例。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建成9座零碳电池工厂,零碳电力比例达75%,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21%。同时,依托自研的“时代碳链”系统,公司构建了供应链碳足迹数据库,并计划于2030年实现一级供应商100%零碳电力,203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 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与项目实践

  面对锂、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对能源转型的制约,在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合作下,宁德时代发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阶段性成果。该计划联合产业链、政府与学术机构等多方力量,协作开展电池循环经济系统性研究,并在此次边会上正式对外公布覆盖“开采-生产-利用-回收”的理论框架。后续该行动计划将引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并计划于2026年发布全球首份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报告,为全球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系统参考。

  联合创办能源期刊《瓦特》 推动前沿理论技术向产业应用转化

  宁德时代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推出能源领域旗舰期刊《瓦特》,由德国科学院院士斯蒂凡诺·帕萨里尼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教授等新能源领域顶级学术权威专家联合主编。该期刊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为零碳转型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宁德时代邀请一众国际组织CEO圆桌共话“奔赴零碳未来”

  边会还设置了高级别圆桌对话,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欧洲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克里斯蒂安·鲁比、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首席执行官布鲁斯·道格拉斯、全球赋能可持续发展倡议首席执行官兼主席路易斯·内维斯、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气候事务负责人米兰达·施尼特格等国际机构负责人,就全球转型阶段、路径、方案进行深度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必须加快推进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与整体转型,以支撑全球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公司,宁德时代愿与各方携手,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打造全场景、一体化的零碳解决方案。借助COP30这一国际平台,宁德时代进一步强化全球协作,推动中国智慧与实践融入世界零碳进程,共同构建安全、经济、可持续的绿色未来。(资料来源:宁德时代)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