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承载着四十年产业积淀与市场淬炼的深厚底气。而深蓝汽车(以下简称深蓝)从长安“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战略的试验田,跃升为科技突破的尖刀与全球出海的引擎之一。
冠军担当与战略定力
深蓝的冠军底色由硬核数据铸就:2022年12月至2025年3月,深蓝稳居央企新能源品牌累计销量榜首;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激增71%。
作为能源战略先锋和“香格里拉计划”的先行者,深蓝超级增程技术直击用户的里程焦虑与补能焦虑痛点,以“省、爽、安全”重塑驾驶体验;独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更让北方用户告别了严寒下的续航恐慌。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从318国道生态保护与充电网络建设,到“希望小学圆梦计划”,深蓝将央企担当融入品牌基因,让技术温度抵达社会肌理。
科技突破力量:以“平权”重塑产业格局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重变革中,深蓝以“技术平权”为矛,刺破高端配置的价格壁垒:当深蓝S07以20万内唯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SUV身份杀入市场,智驾“奢侈品”时代宣告终结。从2023年说服华为联合开发ADS SE系统,到2024年S07、L07双车智驾普及,再到2025年深化合作推动“全民智驾”,深蓝与华为共同改写了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即将登场的深蓝S09更将搭载华为ADS 3.3与HarmonySpace 5,剑指下一代智能天花板。
技术突破需要底层支撑,深蓝携手功率半导体龙头斯达半导体,共建安达半导体公司,构建“量产一代(HPD IGBT)、在研一代(塑封SiC/IGBT)、探索一代(嵌入式SiC)”三级技术护城河。架构升维奠根基,这种芯片级前瞻布局,正是新央企“科技突围”使命的具象表达。
全球出海引擎:中国智造的世界名片
深蓝的全球化棋局,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输出,演变为体系能力的海外复制,实现产品与产能双驱动。
以“1+5+2”全球布局为轴,S07、L07、S05等车型已覆盖66国市场。泰国S05专用工厂的投产,标志着深蓝将东南亚打造为“月销两万级”区域性大单品的战略决心。2025年海外销量剑指5.6万辆,2030年目标直指38万辆。
深蓝超级增程、深蓝天衡底盘、DEEPAL AD智驾系统等核心技术群,正随车型登陆欧洲、中东等市场,力争技术标准出海突破。在德国Autobahn高速与中东沙漠高温严苛验证中,中国新能源技术方案获得信任。
在海外市场的全要素本地化方面,依托长安海外子公司与泰国罗勇制造基地,深蓝推动“研发-生产-品牌”全链条出海。这种深度融合的本地化运营,使其在东南亚市场份额快速攀升至15%,成为“中国方案”全球落地的鲜活范本。
新央企起航:深蓝使命升级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深蓝注入更磅礴的央企资源与战略动能。站在新起点,深蓝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生态正全面升级。
深蓝智能新品正在矩阵化,未来5年30款新车的庞大谱系,将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覆盖。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邓承浩表示,在8月1日将发布新央企的第一款产品——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同时也将正式亮相新央企第一款全新车型——全球首搭3nm车规级芯片的深蓝L06,让品牌势能、销量势能,都能够站上一个新台阶。
服务生态变革中,2500+订单中心、1000+交付中心、2000+维保中心构建的密集网络,支撑起深蓝“交付≤1小时”“一次修复率100%”的极致承诺。“五大承诺四项升级”服务标准,重新定义新能源用户体验标杆。
在未来技术储备层面,2026年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全球最高效电驱系统已进入倒计时;L3/L4级智驾与“可持续进化座舱”将把智能出行推向新高度。(文/杨晓红 图/深蓝汽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