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营收达到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达到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扣非归母净利润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盈利水平稳健提升。同期,长城新能源车型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海外销售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在去年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与市场竞争压力加剧的双重背景下,长城汽车以一份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80.73%的成绩,在智能、越野、全球化三大“长板”方向持续进阶,不仅展现了企业穿越周期的韧性,更凸显了长期主义战略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布局,从产品结构优化到品牌向上突破,长城汽车坚守底线思维,以“品质造车”为锚点,以消费者为中心,践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使命。
智能新能源进阶
长城汽车自2011年开启智能化布局,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正在向全球化AI科技公司转型。
在算法层面,长城汽车前瞻布局端到端,针对端到端带来的“上限高、下限低”问题,确立“端到端+规则兜底”的基本思路,推出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经多版本迭代,该模型可最大限度平衡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在实现驾感更拟人、去高精地图的同时,给模型系上“安全带”。
同时,长城汽车还构建了新一代AI数据智能体系,在车端标签方面设置超500种触发事件标签,在云端模型方面采用“8D标签+AI特征”的数据档案身份证技术,提升数据闭环自动化水平,为模型训练提供海量有效数据。为形成稳定的算力支撑,长城汽车打造了九州超算中心。
魏牌新能源是长城汽车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先锋品牌,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不断探索。全新魏牌蓝山搭载的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和Coffee OS 3智慧空间系统,具备无高精地图、全场景覆盖、点到点领航等优势,基于数据智能体系和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实现自学习、快成长,驾感更拟人,为用户带来个性化体验。魏牌高山2025年焕新上市,标配全场景高阶智驾,全场景NOA实现从城市到乡村、从主干道到小胡同全覆盖的全国真开城。
越野继续领跑
长城汽车是中国越野车的先驱和普及者,目前实现了汽油、柴油、混动、插电混动多种动力形式全覆盖的越野产品矩阵,加持自研全地形控制系统,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越野驾驶感受,并且加速越野出海。
长城汽车对越野车型建立了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及城市SUV四个级别标准,帮助用户根据用车场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车型,强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让越野车实现了全工况驾驭体验。泛越野超级电混架构Hi4-Z搭载2.0T/3.0T发动机、前后高功率电驱和全球最短的变速器箱,电池包电量达59.05kW·h首次将功率分流技术应用于越野车型,采用前后桥机械差速锁和迪翁五连杆越野专用后悬架,带来最大715kW的系统功率、4秒级零百加速和在插混越野领域全球最长的2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充分兼顾城市出行与泛越野需求。
此外,在安全、动力、耐久、热管理等方面,长城越野车型基于验证体系,通过全球不同气候、不同路况的多重考验,进一步巩固了越野先发优势。
全球化“走上去”
推进全球化进程,长城汽车坚持推动“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动力、全品类、全档次布局,完成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的跨越。
目前长城汽车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4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190万辆,在泰国、巴西等地设有3家整车工厂,在厄瓜多尔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在全球化进程中,长城汽车强调合作共赢、尊重国际规则,反对零利润卖车、不赚钱卖车等违背秩序、损害中国汽车形象的行为,同时积极融入属地文化,融入用户生活,提升品牌势能。
长城汽车一方面提速海外高价值车型布局,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完善全球化生产体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认为,造车犹如长跑,关键是不盲目跟跑,找到自己的节奏,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2024年,长城汽车精进智能新能源,提速智能、越野和全球化进阶,真正追求有质量的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进而保持高研发投入,以更优品质和驾乘体验回馈用户。
总体看来,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已超越单纯出口阶段,进入“本土化深耕+品牌溢价”的新阶段,长城提出了2030年海外年销超百万辆、高端车型占比将超1/3的长期目标。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响应了国家双循环战略,更通过技术输出与品牌升级,推动中国汽车全球价值链地位重塑。(文/齐澈跃 图/长城汽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