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平安租赁斩获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双料”大奖
2024-05-17 16:37:2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为推进商用车金融与保险业态高质量发展,深化各方业务融洽,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近日顺利召开。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平安租赁”)受邀参会,以在中国商用车金融行业的突出贡献,斩获“2023年度商用车金融业务功勋之星”和“2023年度二手商用车金融业务功勋之星”两项大奖。

平安租赁斩获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双料”大奖_fororder_image001

平安租赁斩获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双料”大奖_fororder_image003

平安租赁斩获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双料”大奖_fororder_image002

  此次大会邀请了商用车金融保险行业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及行业经营者等多方代表出席,就我国商用车金融业务发展等行业话题进行探讨。

  会上,平安租赁作为商用车金融企业代表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联合发起全国商用车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该平台覆盖81000多种商用车型、近100万+商用车行业主体机构信息和企业工商信息,为降低商用车金融行业风险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保障和数据支撑。

平安租赁斩获2024中国商用车金融保险大会“双料”大奖_fororder_image004

  深耕商用车融资租赁服务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商用车作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物流载体。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商用车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商用车销量连续突破400万辆、500万辆两个阶梯。此后,商用车市场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商用车金融业态也面临转型变革。作为行业重要参与方,如何在复杂形势下持续服务好实体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拓商用车金融领域业务服务新边界,成为平安租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合商用车金融市场需求,平安租赁较早布局商用车融资租赁业务并发展迅速,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汽车生态圈等优势,以“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布局,解决商用车购车客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平安租赁商用车融资租赁业务涵盖零售融资与对公融资两个板块。其中,零售业务主要为终端客户提供重卡、轻卡、二手商用车等多种车辆融资服务,对公业务主要为快递快运、普货、冷链、危化、大宗等多个物流细分领域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与车辆购置的融资需求。多年沉淀与发展,平安租赁已经构建起全车型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客群支持的多线协同的商用车融资租赁业务模式。

  发挥融资租赁行业特性 努力践行“五篇大文章”

  从产业金融服务视角出发,平安租赁结合融资租赁的特性,通过“融资+融物”的模式开展商用车金融业务,并在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在数字金融方面,平安租赁贴合当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与服务流程优化,持续进行业务流程及客户服务的线上化、智能化升级,以期为商用车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优质便捷的商用车融资租赁服务,真正让客户享受“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高质量服务体验。

  在“绿色金融”方面,平安租赁从“三新三型”发展战略出发,结合物流运输车辆融资特性,不断挖掘港口短运、煤炭运输、城配货运等多个商用车细分领域的新能源车辆及金融需求,创新设计纯电轻卡、换电重卡融资租赁产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加速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转型,助力绿色、清洁、低碳用能体系。

  在普惠金融方面,平安租赁通过融资租赁模式,强化物件运营能力,有效解决了获客成本高、风险控制难的问题。截至2023年12月,平安租赁在商用车物流运输领域累计投放资金超600亿元,为超16万名货运司机提供车辆融资服务。

  此外,秉承平安集团“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使命,平安租赁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共建,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责任与社会担当。2023年,平安租赁与一汽财务、北汽财务等众多企业联合发布《推进商用车金融业态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倡议商用车金融各方坚持“以金融服务商用车产业”为宗旨,营造良好商用车信用环境。

  未来,平安租赁将继续深挖商用车市场融资需求,持续提供创新性商用车融资租赁方案,以满足个人及物流企业客户对融资需求和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体验,推进商用车金融业态健康发展,积极参与行业共建,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资料来源:平安租赁)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