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夯实数智基建 联通智网科技助力中国车企出海“走上去”
2024-05-08 11:43:1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23年,中国汽车再度取得历史性突破,连续超越日本德国后,又超越日本,问鼎世界第一。

  近日,在“中国联通车联网大会”上,中国联通等单位发布了《2024中国汽车出海态势分析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逐步实现价值出海,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迈进,呈现出一种“量来自燃油,质依靠新能源”的特点。白皮书指出,新能源汽车出口地区集中度较高,前10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出口量占新能源总出口量60%,欧洲、南美成为核心增量国家,巴西、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增速最快。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已经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2023年汽车出口均价已达2万美元,相较2022年的1.8万美元大幅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达2.4万美元,较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1.4万美元增长明显。

  但中国汽车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新能源车出海优势,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车联网业务。但正如白皮书所指出的,除了通信准入和漫游接入限制问题外,西方国家对个人数据安全更严格的合规的要求,也是中国车企出海的一大挑战。这些挑战,可能让车企在本土化时,影响当地用户的体验。

  同时,车联网能够在当地落地,也不光是价格、通信成本的问题,还有当地运营商的技术储备、平台能力,以及运营的服务水平能不能跟上的问题。

  因此,“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中国联通结合自身全球化布局、信息集成能力,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通信和云网集成、平台出海的云迁移和多云管理、行业平台能力开发等,与中国汽车共同出海应对挑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image001

  联通智网科技副总经理、首席安全官许文敬介绍,从车联网在中国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联通就伴随整个车联网的发展。作为中国联通在汽车领域的智能化专业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为90家车企的6710万车辆提供优质的联网服务,为3000多万车主提供高效的车联网生态和运营服务。

  联通智网科技解决方案与交付部总经理白桦认为,联通智网科技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帮助中国汽车出海。作为国内车联网业务的优势企业,根据不同国家目标的情况,不同的车厂所处阶段的诉求,以及和当地适配的能力,利用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和数字化信息的服务集成能力,为不同地区做差异化解决方案,也为车企的不同阶段做差异化解决方案。

  目前,联通的汽车出海服务保障体系已遍布全球35个分支机构,与2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个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全球触达、联网无忧、一点接入、精益管理、属地咨询、专业保障”等全场景、全联接、全链条支撑,通过联通的海外数字化服务集成能力,为车企提升数字化底座能力提供全面支持。

  依托联通的海外运营经验和咨询渠道,为车企出海提供本地化通信、数据、网络、eCall等法律法规的咨询和安全运营能力。联通体系内的“云服务”、“TSP业务平台开发”、“5G全联接工厂”等优秀的解决方案和能力,更好地助力车企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售后方面,背靠联通完整的海外运营服务保障的组织架构、平台体系,通过联通INOC(国际网络运营维护中心),一点调度全球资源,快速为车企出海服务提供网络保障和支持。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正在不断提速。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中国车企正加速从“走出去”到“走上去”,在发展整车出口业务的同时,正在不断加强出海配套能力。例如,比亚迪出海印度尼西亚、奇瑞汽车出海泰国、长安汽车出海美洲、极氪汽车出海拉美、宇通汽车出海多国的联网车型等,其通信服务均由联通提供,充分发挥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优势,为海外车主提供创新且高品质的智能联网汽车服务及体验。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车企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完成了从出口到属地化生产的供给形式转变。日本车企能够在出海领域乘风破浪十多年,离不开日企抱团出海——供应链、金融、营销与车企协同出海。

  当下,日本抱团出海的经验仍然值得中国企业借鉴。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逐年攀升,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联通智网科技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通过成立“中国联通汽车出海联盟”,汇聚行业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成果,助力中国车企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与中国车企一道拥抱全球化的浪涌。(资料来源:中国联通)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