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发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600万元左右。
江淮汽车国家级技术中心
关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江淮汽车表示,“2023年,公司抢抓国际市场机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实现销售规模增长18.4%,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根据此前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江淮汽车全年销量为59.25万辆,同比增长18.40%。其中,全年累计出口16.96万辆,同比增长47.99%。
以智能为核心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当前正处汽车工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智能化、电动化奏响了新时代最强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随着新能源市场势能持续拉升、技术不断深化以及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也迎来更大发展。
如何加快扩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赢得主动,不仅是每家车企的“必答题”,更是一场决定车企前途命运的“淘汰赛”。
“以智能领导智能”江淮汽车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3年4月,江淮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确立了“以智能领导智能”的品牌价值观,构建了“核心自研”+“关键、共性技术”开放合作的智能汽车生态体系的发展路径,正式进入“无智能,不造车”的全新时代。
新国潮智能电混MPV——瑞风RF8
在乘用车领域,江淮汽车积极推进智能新能源技术与产品落地,打造全新平台,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18.2%。旗下混动系列首款产品江淮QX PHEV正式上市;国内首个MPV专属架构的首款产品RF8在2023年广州车展启动预售,即将正式上市。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江淮汽车发布了全新钇为品牌,实现混改独立运营,发布全新纯电动平台—DI平台以及首款车型钇为3,推动全年销量稳步增长。
在商用车领域,江淮汽车持续加速新能源转型,在实现整体销量同比正增长的同时,旗下商用车各品类均实现正增长。旗下江淮1卡坚持技术引领,打造“星链1号”技术总台,深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新技术的应用,驱动产品更新,全年累计销售超10万辆,稳居行业第二。其中,江淮康铃全年销量超2万辆,同比增长35.78%;江淮威铃全年实销同比增长35.9%。
全新悍途乘用版
皮卡业务强化国内国际联动布局,累计销售超5万台,位居行业第二。重型车业务累计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35.4%,并获得氢燃料重卡生产资质。
把握全球机遇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出口或已成为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依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延续强势增长特征,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作为自主汽车品牌出口的先锋军,2023年,江淮汽车坚持商乘并举、油电并重,充分发挥全品类的谱系优势,全年累计出口16.96万辆,同比增长47.99%,实现了规模效益双增长。据悉,截至2023年底,江淮汽车旗下纯电动车的世界500强客户已超过40家。
2023年3月6日,江淮汽车千台高端皮卡出口欧洲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市场,江淮汽车稳居中国商用车品牌第一、乘用车第二位,在越南市场,江淮汽车稳居中国轻卡品牌第一位,乌兹别克斯坦子公司投入运营、全年销售近4000台。
自1990年至今,江淮汽车的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132个国家和地区近140万辆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从单一市场的简单贸易到技术、资本、管理等全产业链的输出的全面升级,为中国品牌汽车出海注入了新动能。
展望2024,由2023年卷出的新格局,将持续推进演变。江淮汽车将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战略路径,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做强做大商用车、开放合作发展乘用车,大力发展国际化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资料来源:江淮汽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