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
2024-01-29 15:33: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1月25日,以“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为主题的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召开。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1

  本届大会包括一场主论坛、七场分论坛, 由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IEEE PES 北京分会、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和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 IEEE PES 八个分委会、电驱动与电推进 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链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给予鼎力支持。

  会上,业内政学企研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解读政府政策,分析行业发 展趋势,交流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及落地转化情况,探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和车网融合互动新业态。

  铺路搭桥 从中国走向世界

  当下,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也成 为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业结构进入改革深水区以及双碳目标引 领下,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愈发重视。如何在电动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全行业共同的目标。

  基于此,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重在探讨电动汽车与 新型电力系统的融合发展,通过集结各方专家学者的智慧和经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促进能源转型, 助力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及新型能源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2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文(主持人)

  在主论坛上,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国网智慧车联网技 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副主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部主任师武斌分别主持主论坛的上下半场。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副主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部主任师 武斌(主持人)

  会议伊始, IEEE PES 当选主席、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钟志勇送 上视频致辞。 他充分肯定了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车网互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4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的成员一直在积极研究和探索技术创新,为电动汽车行业 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钟志勇同时对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的未来发展表达了美好祝愿,“新的一年里,希望委员会能动员广大电动汽车领域的 科技工作者, 努力推动电动汽车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电动汽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 广。为新型能源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共同打造一个高效、创新、和谐、有益的电力能源新局面。”

  作为IEEE PES 中国区创始人,薄志谦则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国IEEE PES 学者在国 际组织中的领导作用以及IEEE PES(中国)在全球电力和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他说 到:“IEEE PES(中国)起源于1988年,目前,PES中国有上千名的会员。2016年,IEEE PES年会上批准确立计划单列中国区,2018年中国区全面启动工作,IEEE有北京和广州等12个分会,包括会员会议、技术和奖励的工作委员会。另外,PES还有女工程师委员会和青年专家委员会。2017年,PES中国区启动一系列的部署,主办国际期刊,举办技术委员会,举办国际电子能源大会,建立更多的分会等重大措施。2018年10月PES中国发起的IEEE PES能源互联网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一系列的委员会相继成立,18个技术委员会,每一个技术委会会都是数百人的规模。这是IEEE这个世界最大的专业技术学会首次在北美以外发起成立专业技术委员会,标志着中国电气能源学者牵头组建和领导国际组织开端。我们致力于将IEEE PES(中国)建成中国电力能源学术组织走向世界的桥梁。 为争取中国学者国际话语权,开辟新的途径, 并逐步凸显中国学者在国际电力能源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5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孙嘉弥在演讲时也提到,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截止到去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859.6万台,同比增长65%,发展势头非常喜人。国家能源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直致力于加快推动构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 员会是重要的行业学术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促进电动汽车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方  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希望各位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多的为政府建言献策。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7

  集智汇计 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及专家智库的前瞻远瞩。会上,来自政府及机构的演讲嘉宾从不同维度对行业未来趋势做出展望。

  随着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车网互动在业界达成共识,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技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重点对电动汽车与能源系统的融合技术作出展望,尤其是车网互动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8

  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市占率超过30%,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会快速上升, 2030年一个亿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忧,目前配电网不堪重负,充电费用上升,无序充电应该说不可持续。高速公路充电比较慢,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发展快充,车载电压到800V提升一倍,充电10分钟跑800里的电池也已经发布,现在很热。 350千瓦来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很大,我们必须得配备储能,交通能源融合也在全面展开。光储充放微网的发展蓬勃展开,电动汽车初期的充电汽车电网松散组合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以前充电随便装没事,因为不会造成什么问题,充电功率很小。但现在不行了,现在是强耦合,电池、车、充电、电网是一个耦合系统,就是所说的车能路云。弄的不好,就会把电池给影响了,因为现在在电池的边界上游走,这是很危险的。现在虽然有快充桩,但真正敢快充的不多。深圳是快充之城,卖的很贵的充电桩在那,但没有人快充,因为技术难度比较大。 

  欧阳明高说到,从储能角度看,我们电池储能分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一种是分布式。或者说一种是固定式,一种是移动式,移动式就是车。从车的角度看,安全性会更高,固定储能电站一旦出现着火,那是毁灭性的。尤其现在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这是趋势,肯定会这样走。因为你把电池容量增加之后并联的环流会大幅度的减少,线速减少,附属的各种配件会减少,可靠性成本都是好的,所以一定会上去。但一个电池500安时,600安时一旦出现了一个事故,那是非常厉害的。我们现在搞智能电池,就是把传感器装在电池里面,因为电池大了之后,成本增加的很少。对电池的安全保障要更加加强,所以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电动汽车本身就已经购置了,它是没有附加成本的,固定投入的成本不增加。这是从储能的角度比较来看。车网互动的聚合潜力巨大。2040年预计车载电池总容量会超过200亿千瓦 时, 相当于中国每天消费的总电量, 而现在的集中式储能不到1亿千瓦时。 2050年电动 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3.5亿辆,保守估计车载电池总容量达到240亿千瓦, 未来,车网互动将在短周期储能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对此,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持有同样看法。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09

  虽然车网互动当前已经做了大量实践与探索,但是从参与运营商数量、响应量来看,均不足1%,如何实现大规模车网互动成为了行业内遇到的一大难题。刘永东认为, 车网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网互动从技术、标准、应用场 景上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前提,需要从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化三方面推进车网互动大规模推广。加快有序充电和需求响应,这是老百姓的需求,也是电网的现实需求。车网互动核心是让车主获益,让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益,这是推动车网互动的关键。打通技术成为推动车网互动实现的动力。标准方面给大家提供支撑,最后是政策的保障。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副主 任张圣楠表示,预计到2024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11亿千瓦,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新能源消纳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创新电力市场机制,引导新 能源车充新能源电,是从消费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供需协同,缓解 系统运行压力,降低全社会成本的有力举措;是真正实现绿色出行,助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0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截止到去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859.6万台,换电站达到3567座。孙嘉弥表示,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将持续采取措施, 加快推动构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对于充换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汽 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执行秘书长邹朋认为: 充换电产业融合、产业创新会进一步加 剧;高电压平台设备的比例会进一步提升;换电标准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快;有序充电在政策指引下会加快落地。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1

  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企业的集体精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已处 于领先地位。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汽政研副主任方海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演讲中系统总结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在双碳战 略目标背景下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五方面的建议:进一步坚定方向、稳固基盘、  促融合、攻技术、推试点。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2

  科技创新 “术”业有专攻

  “团结和动员广大电动汽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促进电动汽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 发展,促进电动汽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电动汽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是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的宗旨之一,“学术”是其绕不开的名词。会议期间,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充电网络业务  副总裁彭鹏、成都华茂能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逯帅结合企业运行情况,分享了他们的见解与经验。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3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论坛上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副教授刘乐浩,清华大学 电机系副教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胡泽春两位“学者”外,大会同期举办的七场分论坛上的数十位演讲嘉宾中,近九成都是学校或科研院所专家。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4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副教授 刘乐浩

探索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的未来融合 2023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成功召开_fororder_image015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胡泽春

  围绕动力电池系统技术、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电动汽车与能源交通系统融合技 术、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 电动汽车并网试验与检测技术等7个技术主题,演讲嘉宾为参会者带来精彩纷呈的分享,在促进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而以上正是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的职责所在:组织开展国内外 学术交流,承担国际学术会议,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电动汽车科学技术知识,参与制定各种电动汽车行业标准规范,推广电动汽车领域先进技术;.开展电动汽车相关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战略、科技规划编制、相关政策以及重大技术经济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提出咨询和建议。

  展望未来, 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及技术前瞻平台, 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将积极践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学  术交流和合作,展示电动汽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核心理念, 持续推动电  动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电动汽车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融合,不断探索和实现更加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资料来源:IEEE PES 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