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LG新能源宣布其2023年全年收益,公布其年度综合收益和营业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
2023年,LG新能源综合收益达到3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2万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1.8%和78.2%。
LG新能源首席财务官李昌實表示:“通过积极应对北美市场的强劲需求,我们连续两年实现了超过30%的高年度收入增长。同时,我们还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生产率,以及IRA税收抵免的确认,成功实现了78%的年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随着俄亥俄州GM合资(Ultium Cells)工厂的成功投产,以及我们在亚利桑那州圆柱电池和储能系统(ESS)电池的投资,加快了我们在北美市场的运营步伐,”李昌實解释道。“通过与现代汽车的第二家合资企业,并与丰田达成供应协议,我们实现了客户组合的多样化。”
李昌實补充道:“去年,我们扩大了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FTA)国家采购符合IRA法规的关键矿物,加强与各地区合作伙伴在循环利用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建立了稳健的供应链。
根据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务业绩,LG新能源综合收益约为8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6.3%。季度营业利润为3382亿韩元,环比下降53.7%,同比增长42.5%。这一数字包括预计的IRA税收抵免金额2501亿韩元,由于公司在美国的生产设施稳定运营,这一数字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6%。若不计算预计的IRA税收抵免,营业利润为881亿韩元。
在市场波动中寻求复苏的动力
随着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EV)市场增长的暂时放缓,LG新能源预测今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增长20%左右,这主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北美市场预计将增长 30% 左右。
虽然市场需求预期存在许多波动性和不确定性,LG新能源认为需求恢复的动力仍然存在。尽管预计消费者需求和电池价格将下降,但汽车制造商积极下调电动汽车价格和推出中低端电动汽车型号等方式,可对提升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此外,金属价格的长期下跌将降低汽车制造商在电池成本上的负担,从而增加电池需求量以进行库存补充。
在未来,LG新能源计划将其在北美的先发优势发挥至最大,目前公司在北美拥有八个正在运营及建设中的生产基地,这将为公司基于技术领导力的进一步差异化创造机会。
在政治不确定性和外部变量的背景下,LG新能源认为全球将持续向碳中和和电气化的趋势迈进。此外,诸如IRA和CRMA之类的地区政策支持供应链本地化,这对公司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已经确保了国内电池生产和价值链。
实施关键业务举措 抢占竞争先机
为了抓住这些机遇并确保坚实的竞争优势,LG新能源宣布了其关键业务举措,专注于通过强化其基本优势如技术领导力、成本竞争力和未来准备,实现高质量增长。
首先,公司的目标是在所有细分市场中确保无与伦比的技术领先地位。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将进一步提升高镍(Hi-Ni)NCMA电池的品质;在主流电动汽车领域,将加快高压中镍NCM和LFP电池的技术开发。在移动性和IT电池领域,今年下半年,LG新能源将成功实现46系列的量产,争取市场领导地位。在ESS领域,将扩展去年末开始生产的LFP电池业务以及ESS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其次,公司将扩大直接采购范围,通过技术开发更换主要原材料以及增加价值链的直接投资,建立对外部波动有弹性的结构性成本竞争力。同时,公司将通过采用智能工厂技术提高生产率和品质,降低固定成本,包括物流和公用事业费用在内的间接成本也将减少。
最后,公司将努力为未来做好准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LG新能源将专注于下一代电池的开发,包括计划到2027年生产锂硫电池。公司还计划加快开发能量密度和成本竞争力都较强的干电极,并开始采用新的堆叠工艺生产产品。
LG新能源还宣布今年的指导预测,即全年综合收入将同比增长中等个位数。
虽然今年的资本支出将与去年相当,但公司计划持续扩大其在北美的生产基地,包括田纳西州的GM合资企业(Ultium Cells)工厂、Stellantis合资企业(NextStar Energy)和本田合资企业,这些被视为其未来增长引擎。同时,公司计划以灵活高效的方式执行对新生产工厂的投资。此外,今年符合IRA税收抵免资格的估计产能将达到约45~50GWh,是去年的两倍多。
LG新能源首席执行官金東明表示:“今年是‘LG新能源2.0时代’的开启,我们将加强包括技术领导力在内的基本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的客户价值。”他还说:“通过专注于高质量增长,我们将打造一个坚实的业务结构和可持续增长的坚固基础。”(消息来源:LG新能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