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览会在北京闭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介绍WICV 2023总体情况并宣布闭幕
本届大会以“聚智成势 协同向新——迈向商业化应用新征程”为主题,打造“1+2+4+5+N”框架,举办1场开幕式及全体大会,2场座谈会,4场“高峰”论坛,5大特色专场,N场特别活动,举办系列活动30余场次,分享精彩报告150余篇,发布60余项重要成果,持续凸显出共享全球智慧、打造中国方案、传播北京经验的创新特色。
大会同期举办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京津冀赛区)、“真无人”自动驾驶安全接驳演示体验活动、潮FUN汽车消费节、“天竺车谈”直播访谈等配套活动。展会设立八大展区,展览总面积达4万余平米,参展企业达223家,展示车辆达162款,集中展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先进产品、创新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进程。
闭幕式上,举行了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京津冀赛区)颁奖仪式,共有17支队伍获奖并进入了决赛。据悉,华中赛区将于10月27-29日在武汉举办,总决赛将在年底举办。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与交通产业处处长侯颖,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靖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等领导为获奖赛队代表颁奖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晓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与交通产业处处长侯颖,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靖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 周卫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汽四方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芳等出席了闭幕式。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呈以下十大亮点:
一、强化多部委协同,打造高端政策策源地。主办单位深度参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王志忠,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李天碧,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主持开幕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国工程院李克强院士、邬江兴院士等领导专家亲临大会现场,分享观点。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狄薇斯,图灵奖获得者惠特菲尔德·迪菲等全球百余位行业专家发表见解,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展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进展、发展趋势与美好前景的盛会。
二、汇聚全球智慧,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余名国际组织、行业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三、发布北京共识等重磅成果,引领商业化应用新征程。大会发布了60余项重要成果,全球车企及行业组织代表等共同发布《推进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北京)共识》,现场发布《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发展报告》《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10余项重磅成果。
四、凸显“北京元素”,共谋产业协同化发展。大会首次开通了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测试。
五、首设京津冀协同展区探索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工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展会特别设立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展区,《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图谱》首发亮相,受到各界关注。
六、“头号玩家”AI大模型+汽车互动专区,展现智能技术与汽车的融合发展。全面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元素,重点展现智能技术与汽车的融合发展,以大数据模型为主,结合相关新技术如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虚拟试驾等在汽车上的应用成果。
七、展会见证汽车产业变革,创新者争夺未来市场。宝马、极狐、极越、问界、江汽、宁德时代、中信科智联、能链智电、小鹏汇天等多家企业携新产品和技术亮相,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也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八、设立车联网安全专题展和互动体验区,向公众展示车联网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的“中国思路”。
九、首设汽车芯片和软件展区,“一软一硬”展示“卡脖子”关键技术。
十、组织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探索智能驾驶系统和产品公平公正的量化测评体系。
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是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今年大赛在2021、2022年前两届比赛基础上再次升级,全力打造国内外独具特色的专业、权威测试赛事平台。(图文:由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组委会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