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频道 > 正文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
2023-07-07 09:29: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7月5日-7日,备受瞩目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 新使命 新动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N场发布”共18场会议及若干发布、展示、推广等活动,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起研判新形势,共商汽车强国大计,为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论坛共有200余位嘉宾发表演讲,2000余人到场参会,无论是会议精彩内容还是整体规格,本届论坛继续成为2023年中国乃至全球汽车界的一次重要盛会。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1

  中国汽车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唯一支持的国内顶级高端汽车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的中国汽车论坛,影响力日益广泛。作为每年汇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并向全行业输出智慧和思想的重要平台,中国汽车论坛是汽车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年度行业顶级盛会之一。中国汽车论坛也因其国际化的行业视角、务实的办会风格、高质量的成果输出,形成了“高端、求实、重效”的特征,被誉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经过多年积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引领,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能源革命、交通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安全、扩大内需和新时期高水平开放等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站在新起点上,汽车产业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如何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如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成为汽车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同面对的核心课题,也成为2023中国汽车论坛的主要议题,在探讨与交流中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2

  7月5日下午,2023中国汽车论坛首场会议——闭门峰会顺利召开。闭门峰会是全面集聚产业领袖和国家各主要汽车管理部委局高层的重要交流平台,主流汽车集团领袖和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次闭门峰会共有170余位重磅嘉宾受邀参会,其中主管汽车行业的部委领导和产业链重点企业掌门人面对面沟通,围绕汽车产业热点、重点、痛点问题,包括“双碳”战略、新能源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芯片及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突破、行业自律竞争、全球化机会与挑战等重要话题进行了观点分享和对策建议,开诚布公地直面问题,分享智慧,碰撞思想火花,是一次富有成效,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的智慧峰会。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3

  7月6日上午,本届论坛首场公开会议——大会论坛盛大召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担任主持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分别为本次论坛致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汽车之家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等业内嘉宾分别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一定的领先优势,迈入规模化、存续化发展阶段。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企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汽车强国建设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在这关键时刻,维护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格外重要。苗长兴建议广大企业规范市场营销活动,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避免肆意降价、网络水军等乱象发生。同时,要强练内功,加强体制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供高品质服务,共同携手为维护良好市场环境、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5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正积极构建“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汽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已取得多项可喜的成绩。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实施整车终端战略,一是要继续加大车规级芯片布局,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开展重点芯片研发攻关,加强汽车芯片制造工业平台布局,加快建设先进汽车芯片专用封装测试基地,完善留片、验证等公共服务;二是要抓好“卡脖子”技术的攻关,推动车用操作系统微内核开源和生态融合,加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突破大算力芯片瓶颈;三是要持续提速智能网联场景化应用,扩大无人化、商业化、高速化应用,推进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和设施建设;四是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持续发展,积极落实上海“1+6”城市群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任务,深化乘用车、重载运输、公交环卫等场景。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6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包括汽车产业仍然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振、账款回收难、预期不稳等问题,实现全年平稳运行的压力犹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并妥善应对当前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演变,世界各国对于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我国汽车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必须巩固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自主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我们要抢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机遇,锚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技创新,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中国汽车的更大贡献。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7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向上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难点、短板和挑战。一是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短板形成制约,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制造业全球分工体系风险逐渐显现;二是产业转型下产能过剩及不平衡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三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资源保障的矛盾有潜在制约风险,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这些问题是产业转型调整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相信未来在国家和行业共同努力下,会得到积极的推动和解决。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汽车强国建设已形成共识。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路径,付炳锋建议,在国家层面应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顶层设计;在行业层面应携手解决共性问题,维护产业安全;在企业层面应建立自主可控的产品技术体系和长期打造优质品牌。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09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2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3

汽车之家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主持人)

  良好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内卷”加剧的2023年,为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和谐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2023中国汽车论坛大会论坛上演了“名场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共同见证下,16家主流汽车企业高层在现场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这些企业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5

联合签署仪式

  7月6日下午,2023中国汽车论坛还同步举行了5个有针对性、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包括:【主题论坛1】第五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主题论坛2】战略指引 创新融合;【主题论坛3】芯路历程、协同并进;【主题论坛4】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创全球汽车产业新高地;【主题论坛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趋势与未来发展。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6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7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8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19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20

  7月7日,还将有11个主题论坛精彩继续,包括:【主题论坛6】开启品牌营销国际化时代;【主题论坛7】数字化转型,汽车产业发展新引擎;【主题论坛8】助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ESG生态体系;【主题论坛9】数据生态,推动产业迈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时代;【主题论坛10】探索中国汽车产业新增长趋势;【主题论坛11】绿色转型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12】探索氢能多元化应用及商业化发展;【主题论坛13】聚能共创,加速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新生态;【主题论坛14】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注:本场主题论坛为闭门研讨会);【主题论坛15】中国-拉美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主题论坛16】为中国车企出海“加电”。

  在上述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中,“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意在打造全球汽车企业高层判断当前全球汽车技术趋势、阐述公司最新产品与技术思路及中国策略的重要平台;“开启品牌营销国际化时代”聚集出海汽车企业、品牌研究机构等有代表性的品牌嘉宾,共同研讨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国际化之道,助力海外品牌建设,向世界级品牌的目标迈进;多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论坛致力于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与产业生态升级;同时,芯片、对外开放、出海等主题论坛则聚焦细分领域,研判市场发展新趋势。

  此外,还有两个国际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和“中国-拉美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将分别围绕东盟和拉美汽车市场产业合作机遇,探讨当前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以及推动品牌全球化进程的新模式,加深中国汽车产业链对东盟和拉美汽车市场的了解,为中国汽车扩大“出海”渠道探航指路,助力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突围。

  在为期三天的中国汽车论坛期间,多场发布活动成为整个论坛的一大亮点。除了上述《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联合签署仪式,还有2023大湾区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深圳)发布仪式、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启动仪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工业软件标准专家聘书颁发仪式、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易平台与案例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存证平台与保险应用案例发布、汽车行业公益平台发布、“2023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优秀案例”发布、无锡滨湖及汽车产业发展推介,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2-2023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两份报告的发布仪式,还有《氢能产业成长路径洞察(2023)》发布预告等。

  与前几届中国汽车论坛相比,2023中国汽车论坛从内容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除了主题演讲外,还包括高峰对话、沙龙晚宴、发布仪式、展览展示、实车科技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整车企业、供应链企业、跨国车企及零部件巨头、组织机构、高等院校等行业专家学者200余人进行发言。

  作为对汽车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盛会,2023中国汽车论坛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全面指导,协办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官方合作伙伴理想汽车、地平线、汽车之家为本次论坛提供了大力支持,腾势D9已连续两年作为官方指定用车,为论坛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车圈年中盛会登陆上海嘉定 政产学研大咖云集2023中国汽车论坛_fororder_image021

  新时代,新使命,新动能。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每年一度的中国汽车论坛不断升级进阶,凝聚全行业智慧与力量,持续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引未来。(中国汽车论坛 供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