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氢能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面临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步稳蹄疾,进入商用化快速发展窗口期。
未势能源作为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企业,聚焦燃料电池和储氢两大核心系统,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切入,联合产业链伙伴,通过解决应用关键难题、强化产业链闭环,落地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运营,不断验证多车型、多场景、多模式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助推氢能交通从“示范化运营”向“商业化应用”加速迈进。
而在产业链诸多合作环节,未势能源与河钢工业技术的合作成果尤为突出。
重卡“氢”装上路 助力唐山打造“绿色钢城”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约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的50%,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唐山作为钢铁工业大市,拥有国内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体,城市发展面临低碳转型。
聚焦唐山钢铁行业碳减排需求,未势能源联合河钢工业技术签署氢能产业战略合作,先期规划以200辆氢能重卡示范运营为切入点,先行先试开展氢能应用及产业链深度合作,促进钢铁行业深度降碳减排,助力唐山打造全国钢铁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并在京津冀区域打造具有“唐山特色”的氢能示范应用标杆场景。
目前,由未势能源配套的首批交付河钢工业技术的氢能重卡,已在“唐山港—秦皇岛”运输专线投入商业化运营,主要服务于河钢集团及上下游客户新能源运输业务,投运规模仍在持续扩大,预计到2023年底前双方在唐山地区推广氢能重卡将达到300台。
河钢工业技术大河世纪氢源(河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吉洪潮
河钢工业技术大河世纪氢源执行董事、总经理吉洪潮表示:“从目前运营场景的合作情况来看,搭载未势能源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长征重卡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表现良好,通过对车辆各项运行数据曲线监控和分析,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故障率是较低的,车辆出勤率达到98%。”
提及该批车辆的动力性能,氢能重卡物流运输专线司机师傅介绍到:“这个车动力绝对够用,开起来的稳定性也不输油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初至今,该批氢能车辆已实现总运营里程约360万公里,减碳量到达3500吨,约等于种植440000棵树,为唐山这座全国闻名的“钢铁之城”增添一抹新绿。
但双方的合作范围,却远不止于此。
拓宽 “合作链” 共建氢能产业生态圈
众所周知,氢能产业链冗长、技术复杂,涉及制、储、运、用多个环节,尤其,高成本是氢能大规模化发展跳不过的“拦路虎”,如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终端用氢成本高等。
为更好的推动氢能重卡应用示范和推广,未势能源、河钢工业技术秉持“创新、共享、互补、共赢”理念,充分发挥各自领域资源优势,通过不断的拓宽“合作链”,探索更深层次、更宽广范围的生态合作,推动产业链更大范围降本增效。
在车辆推广方面,双方将持续加大氢能源商用领域的车辆投入,围绕氢能重卡应用场景、氢碳交易、氢能数据平台建设,以唐山海港区为核心,重点开发京津冀区域氢能重卡运输线路,包括:干线、短倒等运营场景,打造钢铁物流运输氢能应用示范“标杆”,探索经济可行的整车示范推广模式。
吉洪潮表示:“时至今日,河钢工业技术累计运营着255辆氢能重卡,到2025年更是要努力实现‘30站万辆氢车’的目标。”
另外,据吉洪潮透露:“目前,运营中的长征氢能重卡百公里氢耗能够维持在11公斤以下,通过我们对不同场景的测试以及对控制系统的调教,相信它的百公里氢耗还会继续下降。到2023年年底应该可以降至10公斤以下,争取到2024年还有1-2公斤的下降空间。”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双方将聚焦产业链发展“卡、断、堵”点进行联合布局,将进一步加强氢能技术研发与相关氢能装备配套合作,通过共建氢电综合能源站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氢能应用成本关键痛点难题,双方共建的3.5t氢电能源站即将投入运营。
在生态共建方面,将围绕钢铁行业氢能应用,在制氢工厂、加氢站、输氢管道、液氢工厂等氢源端共同发力,打造氢能综合利用全产业链生态,以保障氢能重卡运营、热电联供、氢冶金等氢能应用,推动绿色钢铁建设,助力唐山打造“钢铁氢城”。
对此,吉洪潮表示:“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河钢工业技术也从中深刻认识到了未势能源在氢能圈产业链的优势,未势能源在河钢工业技术减碳路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双方的合作表示了充分肯定与信心。
作为长城控股集团与河钢集团氢能产业战略布局重要承接主体和实施单位,未势能源与河钢工业技术,均肩负着两大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及新能源战略转型“重任”。
减碳之路,携手共行。几个月以来,双方合作成果接连落地,成效逐步显现,为下一阶段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推动双方“集团级”战略合作产业布局协同与生态共建,对优化京津冀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图文:由未势能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