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中德友谊树“搬新家” 常青树下的故事仍在继续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3-03-15 16:20:21

  这是一棵雪松和它成长地的故事。

  在上汽大众的厂区内,矗立着这样一棵承载了中德长期合作与互信的雪松。雪松积极昂扬,枝叶扶疏,记录了中德友谊的开花结果,承载着上汽大众必有更大发展的信念。30年来,枝叶不言,却默默见证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它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上汽大众的故事……

中德友谊树“搬新家” 常青树下的故事仍在继续_fororder_image001

上汽大众中德友谊雪松

  1993年,时任德国总理科尔总理访问上汽大众,并在汽车二厂冲压车间的花坛上种植了一棵象征中德友谊的雪松,为雪松浇下“定根水”。一块莱阳绿大理石纪念碑在树前矗立,碑上用中外两国文字刻着中德双方的冀望——“怀着上海大众必有更大发展的信念”。

  彼时的上汽大众,在中德两国政府的关心下茁壮成长、迅速发展。桑塔纳国产化目标初步达成,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也直接促进了400多家高质量的零部件企业成熟落地,汽车产业链初具规模。同年,上汽大众年生产桑塔纳10万台,占了全国轿车销量的六成以上,一切都预示着下一场厚积薄发。而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枝叶初生 以合资模式开创新纪元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轿车工业仍处于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推进,怀抱发展汽车强国的心愿,中国与西方各国开始洽谈合资建设轿车事宜。1978年,一支由中国政府代表组成的团队踏上陌生的联邦德国国土,来到了大众汽车集团的沃尔夫斯堡总部,开启了中德合作的序幕。1983年4月11日,中德以合资形式在上海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桑塔纳。尽管厂房条件简陋,但无论是中国员工还是德国专家,每个人脸上都充满希望和干劲。1984年,上汽大众正式签约奠基,人们意识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全新支点诞生了。

中德友谊树“搬新家” 常青树下的故事仍在继续_fororder_image003

桑塔纳流水线

  更大的发展,源于一颗种子、一株幼苗。在生产桑塔纳早期,只有轮胎、喇叭、天线和标牌真正实现国产,其余零件全部是进口拼装,国产化率不足3%,比起生产不如说是组装。如果无法提升国产化率,中国汽车生产技术便无法真正实现提高,上汽大众项目也将叫停。中国轿车生产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国际的制造标准和工艺,“从0到1”的艰辛可想而知。

  亭亭如盖 桑塔纳国产化奠定基础

  当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状况是缺技术、缺钱,提高国产化率就必须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笔的改造费便是当时制约提高国产化率的主要障碍。

  1988年,“国产化基金”正式设立,根本性地解决了零部件企业引进技术、设备的经费问题。同样在1988年,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的成员则共同成立了“桑塔纳共同体”。桑塔纳的国产化不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城市,甚至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问题。有了政策扶持、有了资金支持,大批零部件企业开始脱胎换骨的成长。甚至后来,只要质量标准获得过上汽大众认可的零部件,其他厂家就直接采购,成了“免检产品”。

中德友谊树“搬新家” 常青树下的故事仍在继续_fororder_image004

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

  而在企业内部,上汽大众从德国大众聘请了20多位退休工程师培训和指导零部件生产,严格按照德方的“六道关口”,即入门关、首件样品关、工装样品关、质量保证体系评估关、批量供货关和正式供货关,实现零部件国产化100%合格。同时,如果国内本土零部件工厂想成为上汽大众的供应商,就必须按照德国标准重新改造,零部件经过德国标准测试,才能通过考察。上汽大众坚持了高标准,也正式送走了中国汽车产业“敲敲打打”的时代。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桑塔纳国产化的过程,中德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400多家高质量的零部件企业,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上汽大众也逐步建立包括产品研发、零部件供应体系、现代化的整车生产系统以及全功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系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这棵中德友谊之树已经从落地生根长成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之下,上汽大众也从桑塔纳起步,一步步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代表性的车企。帕萨特、朗逸、凌渡、途观、途昂、ID.纯电家族,一款款明星产品遍布全国各个角落。2023年3月,这棵承载上汽大众奋斗精神的雪松被移植到了综合管理厂区,继续记录上汽大众在电动化转型新时代下的新征程。植根沃土,奋斗不息,常青树下的故事仍在继续……(上汽大众 供图)

阅读
 
责编:郑思雯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