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如一汽-大众这般,既镌刻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峥嵘岁月,又描摹出一个合资企业的成功发展路径。
1990年11月20日,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15万辆合资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
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倘若要回顾中国汽车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汽-大众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1年至2021年,一汽-大众成立30年,在中德双方的携手共创下,一汽-大众将先进技术、可靠品质与严谨工艺等融入品牌基因。一汽-大众旗下的产品已成为国内千千万万个消费者无法绕过的选择。无论是已成长为独立经济型品牌的捷达,抑或是量产品牌——大众,还是豪华品牌奥迪,旗下车型都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也创造了中国汽车界无数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覆盖全系乘用车车型的汽车制造企业;国内销售收入及上缴利税最高的汽车企业;国内乘用车市场用时最短实现年产销突破200万辆的企业;连续12年获得“中国杰出雇主”。
激荡30年,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如一汽-大众这般,在中国汽车市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不仅镌刻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峥嵘岁月,又描摹出一个合资企业的成功发展路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仪式
汽车行业的拓荒者
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正式成立。此后30年,一汽-大众见证、参与了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每一步变化。
一汽-大众成立之初,全国汽车产销量不足100万辆,薄弱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基本为零的轿车零部件配套构成彼时汽车工业时代的底色。一汽-大众以15万辆规模起步建设,近乎是一个开拓者角色。从最初的威斯摩兰生产线迁移到如今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制造体系,从部分散件生产到现在的高度国产化,一汽-大众在摸索中前行,向实践学习,向伙伴学习。为了确保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一汽-大众引入、学习和消化德国大众康采恩生产体系、奥迪特“AUDIT”评审等经过长期验证有效、严酷苛刻近乎“变态”的质量管理手段,坚持实行过程质量控制,打造“全员全过程”质保体系。不仅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也极大提升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中德合作30年里,德国大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一汽-大众的血液中。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鸟瞰
30年来,一汽-大众始终把“全价值链本土化”作为核心发展策略,积极构建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健康生态链。
坚持全价值链共创的一汽-大众,将对质量的严苛管理传递给广大供应商。只要是进入一汽-大众采购体系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都必须达到德国康采恩生产体系的要求,以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秉承“共赢伙伴”的整零协作模式,以及严苛的奥迪特品质把控管理,一汽-大众极大地提升了零部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并培育出一批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具有“独角兽”气质的现代化零部件集团。以福耀玻璃为例,福耀转向汽车玻璃生产之初,由于企业能力和市场渠道限制,只能做后市场配件供应,缘于与一汽-大众的合作,福耀玻璃开始为整车配套,并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如今,福耀玻璃已经发展成为面向整个行业、甚至跨出国门的佼佼者。可以说,一汽-大众30年的合资合作,对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辐射全国的五大基地的建成,更是实现了现代汽车产业链集群的打造,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范本。成立至今,一汽-大众累计纳税超过5600亿,带动产业上下游创造近50万个工作岗位。
30年合资合作,吸取德国大众的人才培养经验,一汽-大众建立起先进的人才管理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人才输出惠及的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这得益于背后的一整套科学、先进、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早在2003年,一汽-大众便从德国引进AC测评系统。建立起“干事有平台、发展有通道、成长有保障、选拔有标准、付出有激励”的人力资源环境,形成“科学选拔、系统培养、有效激励”三大特色。同时,一汽-大众也为员工提供大量高质量培训和国外进修机会,30年间,公司不断地选人、育人,培养岗位精英,开辟发展通道,一汽-大众就像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
体系实力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植根本土三十年,一汽-大众逐步建立起生产、研发、质保、人力、财务、采购、企业文化、营销,八大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创变革新,不断完善。这凝聚成支撑一汽-大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实力,为企业迈向全新高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汽-大众始终在中国汽车市场保持领先,得益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与德国大众的技术、质量、标准相结合。
30年前,中国汽车私人消费远未兴起,高瞻远瞩的一汽-大众发现机会并勇敢进入。30年后,新四化转型的浪潮呼啸而来,传统汽车产业的边界被颠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一代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基于此,深怀赤子之心的一汽-大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拥抱产业变革浪潮,创新求变,致力于通过创新驱动,利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产品,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领先。
早在2017年,一汽-大众发布“2025战略”时,就将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上升至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截至目前,一汽-大众在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已收获累累硕果。
一汽-大众电动化布局已经按下“加速键”
一汽-大众引入德国大众先进的MEB纯电平台,并打造了大众集团电动化战略样板工厂目前,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SUV——ID.4 CROZZ已正式上市,第二款产品ID. 6 CROZZ也在不久前开启预订,国产奥迪e-tron也已上市。一汽-大众电动化布局已经按下“加速键”。
此外,以全局眼光和前瞻视角,一汽-大众也在坚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一汽-大众在管理体系和产品技术两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都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样板。
合作创造共赢,站在企业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尤其是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理念的推动下,一汽-大众中德双方的合作还在不断深化。2018年,一汽-大众中德股东双方在德国柏林签署谅解备忘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德股东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为一汽-大众在电动出行及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合作备忘录显示,双方将围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充电相关服务,提供家庭充电、公共及半公共充电、充电数据服务和电池再利用管理等方案。同时,还将提供创新智能网联服务和一流的数字化客户体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一汽-大众将不仅在充电领域进行广泛的探索和规划,还出资推进智能网联项目,强化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前沿地位,引领产业发展方向。2020年中德合作再次进入新高度,一汽-大众与大众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2021年,一汽-大众将向大众汽车集团以及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购买进口CKD零件、奥迪进口整车等,以满足日益丰富的产品线生产需求。开放、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只有不断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以及日益提升的广大车主的用车需求。
站在企业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一汽-大众将继续以行业引领者姿态积极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 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号召,承接股东双方战略,主动拥抱产业变革浪潮。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推动技术融合和创新变革,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一汽-大众还将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而不断努力。(图片来源:一汽-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