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上汽大众的综合管理厂区,静静树立着这样一棵不同寻常的雪松。雪松傲然挺立、郁郁葱葱,正如迈入第40年的上汽大众,同样生机勃发。四十载岁月悠悠,这棵雪松与上汽大众相伴成长,记录着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也悄然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上汽大众中德友谊雪松
时间的指针拨回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上汽大众”)举行奠基典礼,中国轿车产业的现代化之路由此开启。为了这一刻,中德双方足足经历了6年、30多次的谈判,更是克服了法律的空白,催生出了最早的《合资法》,才最终让大众汽车落地上海。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1993年11月17日,科尔再次访问上汽大众,并在厂区花坛上种植了一棵象征中德友谊的雪松,为雪松浇下“定根水”。一块莱阳绿大理石纪念碑在树前矗立,碑上用中外两国文字刻着中德双方的冀望——“怀着上海大众必有更大发展的信念”。
1993年11月17日时任德国总理科尔种下“中德友谊树”
每棵大树都曾是一粒种子。这棵随手种下的雪松,从枝叶初生到亭亭如盖,成长的过程中,拥抱过阳光,也必经历过风雨,正如走过40载光阴的上汽大众。40年的发展也并非一路坦途,从无到有,见证了德国人的冒险精神,和中国人的开放精神;从弱到强,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合资先锋姿态,推动企业自身和产业共同成长。
子虽落,棋局却难开。横在面前的“第一座山”,就是桑塔纳国产化。在生产桑塔纳早期,只有轮胎、喇叭、天线和标牌真正实现国产,其余零件全部是进口拼装,国产化率不足3%,比起生产不如说是组装。如果无法提升国产化率,中国汽车生产技术便无法真正实现提高。中国轿车生产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国际的制造标准和工艺,“从0到1”的艰辛可想而知。“桑塔纳的国产化,不能‘瓜菜代’,国产化零部件必须坚持德国大众标准,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在中国汽车产业还很弱小的年代,上汽大众坚持了高标准,并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开启新一轮的攻坚战。
在中德友谊树被种下的1993年,桑塔纳国产化目标初步达成,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达到82.2%。而到了1998年,国产化率就已达到92.89%。桑塔纳国产化也直接促进了400多家高质量零部件企业落地,国内汽车产业链初具规模。国产化技术与德系标准的融合,为国内汽车产业引入了与全球同步的制造工艺,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品质座驾。同样在1993年,上汽大众年产桑塔纳10万台,占全国轿车销量的六成以上。桑塔纳“旋风”开始席卷全国,拉开中国汽车新时代序幕。
累计生产10万辆桑塔纳轿车庆祝活动
时过境迁,上汽大众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正在历经汽车行业的巨变。但不变的是当年上汽大众成立、成功实现桑塔纳国产化所传承下来的开放精神、创业精神。在40周年之际,上汽大众也推出了全新十二字方针——“油电同进、效率优先、品牌刷新”。岁月不息、奋斗不止,2024年的植树节,上汽大众“播种”新的目标和希望,昂首迎接大众“出众年”。(资料来源:上汽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