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中汽数据和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联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系列研讨会”的首期会议成功召开。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企业、电力企业、国际NGO等相关机构的1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方式参会研讨。
该系列会议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为特色,旨在分享中国及全球在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2月27日召开的首期研讨会聚焦“中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总体进展”这一宏观主题。会议由中汽数据低碳业务部部长李冰阳主持;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北京代表处管理主任陈昕勇出席并为会议做开场致辞;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崔洪阳、中汽数据咨询专家禹如杰、中汽数据清洁能源研究室室主任吕旺分别做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黄爱玲、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部副部长熊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王聘玺、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总监周玮、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主管苏舒、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高级经理侯静在“专家观点分享”环节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分享了对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的观察和见解,并对下一阶段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致辞。
崔洪阳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及全球公用充电桩建设进展初探》的主旨发言,研究基于截至2021年底的全球公用充电桩保有量数据,并基于多维度的指标参数,从全球、国家、城市等多个层面量化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及全球的公用充电桩的建设情况。
中国是全球公用充电桩建设的引领者。截至2021年底,全球公用充电桩(EVSE)保有量达到181万根,其中中国占比56%,欧洲占比25%,美国占比9%。中国公用充电桩中直流桩的占比较高,达48%,欧洲和美国的直流桩占比均仅为14%,中国占全球直流公用充电桩保有量的81%。
城市是公用充电桩建设的前沿阵地。全球排名前20位的城市的公用充电桩保有量之和占全球总量的34%,其中17个城市来自中国,深圳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紧随其后分列第2-5位,三个入围的欧美城市分别是洛杉矶、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整体来看,现阶段全球的公用充电桩建设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推广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现明显的车桩协同发展特征。
城市公用充电桩的建设水平需要基于多维度的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除了传统的充电桩保有量、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对应的充电桩保有量、每万人口对应的充电桩保有量、车桩比等指标外,公用充电桩的服务半径和公用充电桩的功率(包括总功率和车功率比)也是值得关注的量化指标。基于不同指标的城市排名存在明显差异。
中汽数据咨询专家禹如杰做了题为《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补能行业共性问题挖掘》的主旨发言,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数据,总结并展示了电动汽车补能行业三个层面的六个共性问题:
从车桩兼容性来看,新电动汽车产品与公共桩存在潜在的兼容性问题。目前中国存量公共充电桩中,仍有超过10%的充电桩额定电压上限无法达到500V。随着800V电压平台在新车型的不断应用,电动汽车中已有超过2%的电动汽车储能装置标称电压超过500V,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从场站运营来看,不同场站时间利用率差异大。受场站选址区位、充电设施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充电场站时间利用率差异大。乘、商用车充电站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利用率特征,其中乘用车充电站利用率随时间的波动性更为明显。
同一场站,不同桩时间利用率差异大。同一场站内接口标准、电压及功率水平等条件相同的充电桩,其时间利用率亦具有明显差异,利用率较低的充电桩故障率较高。有效利用率更需要被关注。直接应用充电桩工作时长计算充电时间利用率难以反映真实的营运状态,需要对无效的充电时长进行甄别,从而反映充电桩有效的服务水平。
从用户充电行为来看,充电高峰集中在下午与夜间,与居民用电负荷高度重合。受地域、时间、充电服务费等因素影响,用户充电行为发生实时变化。车主电量焦虑现象仍存在。超半数车主偏好在电量≤40%时寻求充电服务,但仍有相当数量车主对电量较为“焦虑”,偏好在更高SOC时开始充电。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崔洪阳做了题为《纯电重卡补电技术与政策进展全球概览》的主旨发言,研究从全球视角对现阶段纯电重卡补电的技术与政策进展进行了梳理。
多国政府和主要车企已经提出了关于加速推进货运电动化转型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纯电重卡的销量在未来十年将迎来高速增长。考虑到重卡的商用属性以及重卡补电设施在技术、成本、建设时间等方面相对乘用车而言存在更大的挑战,及早规划布局针对纯电重卡的补电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来看,有线充电仍然是现阶段最主流的补电技术路线,车队可基于具体的使用场景选择自有场站夜间充电、目的地补电、沿途快速补电相结合的充电方案。有线充电外,换电、悬链线充电、在路无线充电等多种替代性补电技术正在涌现,各有优势也各具挑战,均处于早期试点阶段。
领先市场在纯电重卡补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三点可借鉴的政策经验。一是试点示范项目对于探索最佳实践和建立规模经济大有裨益;二是在早期市场,政府针对包括桩和网在内的整个充电基础设施给予经济激励十分关键;三是出台法规针对重型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明确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定位和责任至关重要。
在纯电重卡补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层面的挑战之外,非技术的挑战同样值得关注。为破除这些挑战,需出台有效针对重卡的充电基础设施政策,注重标准协同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沟通与协作。
中汽数据清洁能源研究室主任吕旺做了题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及产业现状》的主旨发言,研究侧重分析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梳理相关政策体系、研判管理政策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政策推动的数量型发展期。从充电桩供给结构来看,私桩发展增速高于公共桩,且公共桩中仍以交流充电桩为主(占比接近58%);从能源需求端来看,桩规模领先的省市与新能源乘用车规模领先省市基本吻合,局部地区呈现车桩协同发展态势;从供需协调来看,充电桩充电兼容性差、充电速度差异等情况突出,缓解充电焦虑仍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建成涵盖顶层设计、财政补贴、专项规划等层面,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补贴层面的政策趋势向建管并重转变;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强调协同推进、电力增容、统建统营;公路沿线公桩建设、车网交互、大功率充电等是近期的政策热点。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黄爱玲在会上表示,评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程度需要与充电需求适配相关联,既包括供需总量匹配,也包括空间需求适配。充电需求适配需要跟车辆规模、充电行为、交通行为结合起来考虑;还要考虑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注重与土地规划相结合的分析,使得充电桩的部署与人民社会经济活动相协调。此外还要注意各地政策的差异性对基础设施布局本身的影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部副部长熊英认为,我国早期就明确了“车桩相随、协同发展”的思路,不过仍需从政策和市场角度创新探索解决充电便捷性、充电桩配建等长期瓶颈的有效路径。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大量场景需要研究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特别是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带来应用推广的摇摆。小区充电统建统营模式如何提高车位覆盖率、改进充电秩序、完善商业模式等问题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王聘玺提出,能源转型期补能基础设施呈现“三变一不变”的趋势,“三变”包括能源结构的重大改变、服务场景立体拓展、以及服务场景多维转化,“一不变”是消费者对充电服务品质的需求不变。从需求侧考虑,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转变,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效率和舒适层面,服务评价要横向拉通,实现多种不能设施统一指标评价。应重视电网侧和补能需求的协同发展。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总监周玮指出,充电基础设施多维量化指标在用于评估城市建成区和远郊县时应考虑适用性的差异化,将空间分布和需求差异等指标纳入量化评估考量非常有益。充电模式、换电模式以及氢能其他补能方式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商业模式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对比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主管苏舒表示,电动汽车充换电行业具有较高技术颠覆风险,电池技术、充电技术、换电技术均快速发展,其中换电领域B2G技术相比V2G更加成熟,重卡换电具备车网互动的应用前景。公共桩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平台和设备的技术和标准需要保持一致、相互统一;私人有序桩的技术、政策和标准还有待成熟,是未来需要持续努力的重要方向。
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高级经理侯静表示,双碳目标需要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支持,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不仅对于交通部门脱碳至关重要,它作为类似“光储直柔”解决方案中的关键灵活可流动模块,对于链接能源和建筑等其他部门-助力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需求侧调节与管理等也都至关重要。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内外先进城市优秀案例非常值得研究和总结,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中进行分享和推广,以推动和加速国内外城市在此重要领域的行动和发展。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总结发言称,政府和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并协调配合是一个关键问题,二者可以在“基本保障”和“优质服务”方面分别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可在土地、停车、电力电网规划的协同,推进各环节责任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车辆端与充电端的技术协同,以及信息和监管方面更多发挥政策的作用。
商用车(尤其是货车)和乘用车的电动化发展阶段不同,在补能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和技术要求也不同,需要开展差异化的政策研究。汽车电动化和充电补能的技术迭代快,应持续关注和吸纳技术创新对领域的驱动作用。数据基础对于支撑充电补能分析非常重要,在数据不断优化的情况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支撑政策制定将起到重要作用。(中汽数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