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尹壮志):随着林肯海盗船试装车驶下重庆工厂生产线,国产林肯距离迈入中国豪华车市场迈出了一大步。在林肯品牌二次杀回中国市场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即使在中国车市寒冬中,依旧保持了强势的上升势头。当状态正佳的林肯为中国市场量体裁衣,自然会让观者对这个美系豪华的代表更多了一分期待。
“海盗船”正式下线
互利共赢的国产化
林肯自2014年底重返中国市场以来,其体量一直很小,相对主流豪华品牌而言销量确实不尽人意,但和其自己相比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困境中却是稳步上升,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5年,林肯在华销量为1.1万辆;2016年,销量暴涨至3.2万辆,同比增长180%;2017年,虽上涨势头放缓,但涨势仍旧喜人,最终销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66%;2018年,林肯在华共售出新车约5.5万辆,同比增长2.2%;在此时将产品进行国产化对林肯来说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林肯Corsair
反观与之合作的长安福特,就没有林肯这样的“好运气”,销量方面节节败退。作为林肯母公司的福特定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与此时稳步上升的林肯进行合作,一方面想要通过“节节升高”的林肯来挽回自己销量的不佳,另一方也达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让原本稳步前进的林肯更上一层楼;让销量不佳的长安福特借着“林肯之光”再次重回消费者眼前,这便是二者合作想要达到的目的。
林肯Corsair车身设计
而林肯Corsair的出现便是二者合作后最好的诠释,选择林肯旗下的MKC车型进行国产化,一方面当下汽车市场依旧是SUV当道,选择一款SUV进行国产化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另外一方面林肯MKC无论从价格还是其本身相对年轻的产品定位来看,这二者都更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综合所有因素,选装MKC进行国产化便是最好的选择。
“国产化”并非“灵丹妙药”
众所周知,无论是任何进口品牌国产化后对品牌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帮助,林肯也不例外。一方面能够大幅减轻跨洋运输的时间成本,同时也解决了消费者购车时的等待问题;另一方面,国产化可以发挥在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相较于国外我国原材料成本更低,劳动力成本更低,品牌相对应的“毛利”也会有所增加,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是品牌对国内市场认可的一种表现。
林肯Corsair车尾设计
就当下汽车市场环境的严峻而言,并不是“国产化”后方可坐享其成,有相对成功的也有并无太大起色的。以与林肯拥有相同属性的凯迪拉克为例,凯迪拉克在国产化以前,其销量也是惨目忍睹的,这和进入中国市场时间短、消费者对品牌不认可、群众基础少、价格相较于其他豪华品牌车型偏昂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将大部分产品进行国产化,增加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的曝光率,价格相较进口之前有所下调,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的同时增大其原有利润,从而达到销量步步高升的态势。
林肯Corsair内饰设计
而像捷豹路虎这样的品牌,和凯迪拉克、林肯存在着共同面临的问题,进入中国市场时间短、消费者对品牌不认可、群众基础少、价格相较于其他豪华品牌车型偏昂贵,尽管也对自己产品进行了国产化但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和其本身产品矩阵小,不容易被更多国内消费者认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林肯这样产品矩阵还算丰富,和凯迪拉克同样是“二进宫”的品牌来说,将自己产品逐渐国产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其销量大幅增长的那一天。
林肯Corsair全景天窗
写在最后
国产化无论是对稳中有升的林肯还是对近况不佳的长安福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决策。但面对着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林肯落实国产化进程也绝非一劳永逸,国内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考验的依然是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但以林肯近年来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国产林肯具备着更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来势汹汹的海盗船,或许已经准备好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大展拳脚的准备,只待扬帆起航时。(图片来源:官方供图/NetCar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