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名”再次消失 AMG E53映射性能奔驰产品下探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5-10 11:05:20

  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尹壮志):2019年5月6日全新梅赛德斯AMG E53 4MATIC+正式上市,自此,奔驰AMG E系列车型(中型轿车)完成了产品布局的细化工作,奔驰AMG E43/E53/E63构建起最为丰富的性能产品矩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15

E53车头设计

  代表着奔驰品牌性能极致的AMG系列产品,也随着AMG E53两款车型的上市,再一次完成了产品下探。曾经每一辆AMG产品都会有专属动力工程师签名以示产品的专属感,也彰显手工调校的魅力。随着工程师的签名消失在AMG E43/AMG E53的发动机盖,曾经堪称符号化的顶级性能产品也放下了身段,是“造福”于消费者还是AMG在某些层面上出现了“退步”?想必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是不同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82

没有签名的E53发动机舱

  产品细化再细化 实现价格段全覆盖

  最新上市的奔驰AMG E53在设计层面并没有过多值得解读的特性,同样基于标准版奔驰E级打造,AMG套件的加持体现性能版车型的运动基因。如果将E43、E53、E63摆在一起找不同,其实也需要下一番功夫,三款性能产品最主要的差异自然体现在动力表现方面,当然还有价格层面的差异排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1c

E53车身设计

  奔驰AMG E53推出四门轿车及双门轿跑车两种车型,其中轿车版本指导售价为94.88万元,轿跑版本售价则为97.88万元。相比定位更低的AMG E43 4MATIC的售价,89.58万元的E43并没有“便宜”的离谱。当然与E63相比,E53的价格要显得平易近人许多,AMG E63 4MATIC+售价达到162.98万元,当然考虑到“签名”背后的附加值,超过1/3的价格差也不难让人理解。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25

E53车尾设计

  在引人关注的动力数据方面,奔驰AMG E53搭载3.0T L6汽油发动机和48V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320Kw、峰值扭矩520N·m。早于它两年上市的E43最大马力295Kw、峰值扭矩520N·m,两款车型从动力参数上看差别也不算明显,两款车型并不悬殊的价格差也主要是因为动力参数接近的原因。当然,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AMG E53会在驾驶体验上带来不同的体验,16Kw、250N·m的电动机加持会让AMG E53的起步更为灵敏迅捷。与有着专属工程师“签名认证”的E63自然是奔驰AMG E级系列的性能巅峰,4.0T V8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450Kw、峰值扭矩850N·m。无论是从价位还是动力总成来看,E43、E53和E63并不属于一个量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49

E53内饰设计

  三款奔驰AMG E系列产品,在核心的动力技术以及价格方面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或许是为了保持E63的地位,E43和E53之间的相似性无疑更高,两款产品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从某种角度上看E53完全可以视作混动版的E43车型。但以目前豪华品牌性能车产品的产品布局来看,奔驰AMG是产品矩阵最为细化的品牌,即便在签名“消失”后,AMG的光环依旧足以保证E43和E53的关注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53_AMG-2019-1024-69

E53配置细节

  小众市场“大动干戈” 奔驰意在树立“性能”标签?

  对比德系三强中的两位老对手,宝马在性能车领域只打造单一的M系列,奥迪稍显“灵活”早已通过S系列/RS系列实现产品的高低错落。在性能车的小众市场之中,奔驰、宝马、奥迪的产品投放完全出于厂商的“个人意愿”,既然市场份额相当有限,那么毕其功于一役打造产品树立顶级的性能体验合情合理;产品稍作区分既不会增加成本,又能够让尽可能多的消费者体验到自家品牌的性能产品,这样的做法同样无可挑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63_AMG-2017-1024-e0

E63发动机舱设计

  但像奔驰AMG E系列一般细化再细化,确实是豪华品牌在性能车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或者成为一种全新的思路。随着奔驰AMG E53的上市,相信未来奔驰还会在AMG其它车型中采用类似的产品规划,既推出至少三个标号的AMG性能产品。奔驰如此“大费周章”的在份额有限的细分市场覆盖产品,冲击销量显然是不现实的,将AMG的魅力覆盖到更多车型产品之上,更容易地为奔驰普通车型增加“额外”的性能标签?不知是不是奔驰在小众市场如此“大动干戈”的根本诉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Mercedes-Benz-E63_AMG-2017-1024-e5

E63发动机舱签名

  写在最后:

  其实从近年来奔驰AMG系列产品的投放上看,奔驰AMG E53的上市可以说是有迹可循的。早期AMG系列绝大部分都以“63”命名,后期推出的A45、CLA45等产品也无不散发着性能车的魅力,但无论是大排量的“63”系列还是号称“最强2.0T”的“45”系列,还都是有“签名认证”散发着“一车一人”的产品。

  “43”系列的问世,开启了奔驰AMG的“流水化”序列,虽然少了AMG传统的“魅力”,但价格更低的设定还是能够满足更多对AMG系列车型有需求但预算又不是那样充裕的消费者。尽管E53是一台没有“签名”的AMG,但这并不妨碍它带给用户极致的驾驶体验。但相信对于很多AMG的“死忠粉”来说,“43”、“53”标号的AMG显然不够纯粹。车型增多固然是好事,但没有了“签名”的AMG仿佛失去了灵魂,也遗失了AMG的初心。(作者:尹壮志 图片来源:NetCarShow)

编辑: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