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尹壮志):随着奥迪e-tron Sportback、奥迪e-tron GT出现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科技奥迪的品牌精髓再次透过影院大屏幕,呈现在观者眼前。奥迪品牌与漫威影业的合作已经持续十余载,见证了漫威由临近破产的边缘重回影业巅峰的历程。而奥迪也随着漫威电影宇宙的不断推进,同步刷新着观众对科技奥迪的感知。
奥迪R8
2008年,托尼·斯塔克(钢铁侠)驾驶奥迪R8在观者面前驶过时,漫威电影宇宙中的科技担当与奥迪就此同气连枝,角色特质与科技奥迪相得益彰。熟悉漫威影业的人一定知道,2008年推出的《钢铁侠》第一部,是漫威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钢铁侠》也是漫威破釜沉舟的作品。此时的漫威,市场价值与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极之战》天差地别,可以说奥迪是在漫威最低谷的时期与其合作,相信奥迪所看重的,正是《钢铁侠》主角的特征与品牌调性的高度相似。
奥迪R8 e-tron
在漫威成功打造“漫威宇宙”的11年间,奥迪是在漫威电影中出现频次最高、也是让人印象最深的“植入广告”,当然每每祭出是年最尖端产品的奥迪,不出意外的成为该部电影最贵的“周边产品”,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重要“彩蛋”。
奥迪 e-tron GT
汽车品牌与电影作品合作,奥迪与漫威绝非先例,但如果以合作效果评定,奥迪与漫威至少是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我们不禁思索,究竟怎样的合作既能让汽车品牌扩大知名度,也不会让影视作品因为品牌植入而“跳戏”呢?
奥迪 e-tron GT 车身设计
很关键的一点是,品牌与角色之间一定要“身份”对等,奥迪与钢铁侠的完美兼容无需多言,再以另一个电影“大IP”来举例说明。当提到阿斯顿·马丁就会想到《007》系列电影时,就足以说明二者间深度的交融。但当《007皇家赌场》中詹姆斯·邦德的座驾更换为福特蒙迪欧时,所有邦德粉丝的三观瞬间崩塌,即便后来福特蒙迪欧也采用了“马丁脸”的设计语言,但福特品牌与阿斯顿·马丁品牌之间悬殊的定位差距,还是让观众无法接受完美的绅士特工会选择一款“美国蓝领”车型同框出镜。
奥迪 e-tron GT车尾设计
不仅让观众大跌眼镜,此番跨界合作也没能为当年那款蒙迪欧致胜搭建起“007座驾”的符号,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即便阿斯顿·马丁不可能成为每个《007》观众的座驾,观众也不愿意完美的詹姆斯·邦德去驾驶一辆随处可见的家用车,打破角色的“完美”是这次合作无疾而终的原因。
奥迪 e-tron GT内饰设计
写在最后:
跨界合作的美妙之处在于,很多对汽车产品并不过于关注的人,会通过荧幕对一款或数款车型产品留下非产品层面的印象,通过角色身上所蕴含的内核,向观众诠释品牌精髓。未来,相信还会有很多汽车品牌投身影视作品中,是成为新的“黄金搭档”还是在观众的“口水”中一晃而过,考验的是品牌对自身定位、特质的认知。在奥迪与漫威塑造成功范本后,相信其它品牌应该能够从中学习到跨界营销的精髓所在。(作者:尹壮志 图片来源:NetCar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