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超跑上市半年 后补贴时代前途将何去何从?
网上车市  2019-03-18 08:42:34

  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传统汽车快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中国则希望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而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的差距。过去几年,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惜投入巨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汽车主机厂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此举一方面确实造就了一些诚心造车的企业,但也催生出了不少投机者,“骗补风波”更是一时间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电动超跑上市半年,后补贴时代前途将何去何从?

电动超跑上市半年,后补贴时代前途将何去何从?

  步入2019年,虽然新的补贴标准尚未出台,但补贴退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身处后补贴时代,市场两级分化的现象将越发明显,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强调操控和驾驶乐趣的前途汽车恰好是最符合这个消费升级时代特征的产物,其量产车K50的设计感甚至不输BMW顶级插电混动跑车i8,与此同时价格仅为后者的1/3。

  前途汽车是谁?

电动超跑上市半年,后补贴时代前途将何去何从?

  前途汽车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国内首款纯电动跑车——前途K50,并于2018年8月8日正式投放市场,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为68.68万元。“我们希望造一部车,能够真正激发人们天性中对速度和驾驭的热情,让每一次出行、以及出行的每一分钟都充满愉悦、驾趣横生。前途K50正是这样一部车。它充分满足城市日常出行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出色的赛道能力,让用户感受到最本真的驾驶乐趣。”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先生的言语间无不透露着自豪感。

  前途汽车在苏州高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在北京和苏州分别设有研发基地。通过前瞻性的设计语言,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模块化电驱动技术,前途汽车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零排放的驾驶体验。前途汽车的母公司长城华冠,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电动汽车事业部,专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其核心电动车部件均为自主设计开发。

  前途汽车是第2个“蔚来”吗?

  身为新势力的前途汽车,一上来就推出了一款售价近70万元的量产民用跑车,这种做法使人们很容易就与同样主打高端的蔚来汽车(以售价高达146万美金的电动超跑EP9登场)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首先,前途K50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虽然近70万元的销售价格令其注定属于少数精英人群的玩物,但却让我们对这个新品牌赋予了更多期待。

  其次,与一些初创汽车公司对于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远高于造车本身不同,前途汽车始终在潜心耕耘,既没有铺天盖地的花式营销,也没有盲目引入战略投资者。天眼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途汽车的母公司长城华冠累计募集资金不过只有20多亿人民币。在如此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前途汽车成功完成了自建工厂项目,并成为国内第六家正式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企业,投入产出比非常高。

  前途汽车机会在哪?

  随着补贴出现滑坡,像北京这样的大型限牌城市牌照等待周期已排至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蜜月期即将结束。与此同时,包括大众、奔驰、奥迪等外资巨头车企也将从2019年起加入到这场蓝海争夺战中。在此情况下,前途汽车的“实干精神”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电动车事业部成立到首款量产车问世,前途汽车用了整整8年时间,要知道这在传统造车领域亦是非常罕见的,为何它能这么沉得住气?从K50身上,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电动超跑上市半年,后补贴时代前途将何去何从?

  作为一款城市电动跑车,前途K50将日常驾驶乐趣视为灵魂。为打造优异的操控性能,前途K50前后搭载双叉臂悬架系统和双稳定杆结构,底盘经过英国米拉公司专业调校,具有极佳的行驶平顺性和操控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城市场景中更优的操控性能,前途K50配备动态扭矩矢量分配系统,使车辆的行驶更趋于理想状态的中性转向,能够从容应对激烈驾驶,也能适应相对复杂的城市路况。

  前途K50搭载前后双电机,可以在BOOST模式下迸发出320kW的综合最大功率;前途K50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380公里,可以满足用户在一线城市群之间的当日往返需求。

  在过去8年中,前途汽车打造了小型乘用车、中大型乘用车、高性能运动跑车3大产品平台,同时满足1-2人、3-4人、5-7人使用需求的纯电动产品家族,为目标用户提供驾驶乐趣、驾乘乐趣和出行乐趣。

  写在最后:这些年,乐视、车和家、昶洧等新势力们几乎都是在“PPT造车”的嘲讽和质疑中艰难前行,而当2018年几家头部企业率先实现批量交付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360°转变,开始乐于接纳这些也许并不完美的新生力量。这是对初创公司的最好肯定,它们将持续努力对整个汽车产业带来积极影响。对于前途汽车来说,通过K50逐渐打开品牌知名度之后,可能会逐渐向大众化消费市场进行下沉,推出更多高品质、更适合日常通勤的产品,直面主流品牌竞争。(作者:李超)

编辑: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