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2025正式开启交付模式 让"中国速度"释放战略潜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21 17:16:22

  在即将到来的2025上海车展,大众汽车开启“在华史上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攻势”,七款全球首秀车型、专为中国市场开发、AI赋能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吹响大众汽车抢占中国智驾领先“生态位”的冲锋号角。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讨论、决策、交付——过去两年半,我们用三个词概括在中国的战略推进。2025年,我们正式开启‘交付模式’,让‘在中国,为中国’从蓝图变为现实。”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大众(中国)261

  2025至2027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及混动车型。据了解,2025上海车展期间,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将有超过50款车型亮相,7款全球首发车型中包含5款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其中一汽-大众带来首款基于CMP(China Main Platform)平台的A级纯电轿车,上汽大众将发布首款增程式SUV,大众安徽将推出首款纯电全尺寸SUV,全新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将搭载L2++级智能驾驶系统。此外,大众品牌三款全新智能网联概念车将基于每家合资企业差异化风格设计,在不同细分市场全面发力。

  技术创新方面,合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研发的新一代AI赋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或将成为焦点。在大众中国的规划中,将于2025年底前实现L2 + 功能,并快速推进 L2++ 解决方案,为L3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奠定基础。

  “大众汽车集团正以十足的信心和激情,加速迈向智能网联出行的未来。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我们正‘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全速驶向未来。”贝瑞德强调。贝瑞德回顾了过去两年半的战略实践:自2022年战略调整以来,大众通过本土研发、缩短产品周期、融入中国创新生态三大核心举措,加速适应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们完全能够实现与中国车企同等的研发速度、成本优势和智能化水平”。当下大众汽车集团已形成“中国速度”与“德国品质”的融合优势——合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的成立、与地平线及小鹏汽车的战略合作,标志着集团在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迈入新阶段。“我们不会盲目追求‘极致速度’。因为对我们来说,安全、质量和可靠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的DNA。在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实现‘中国速度’的同时,我们不会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这并非保守,而是对消费者负责——毕竟再快的创新,也必须保障质量和安全” 贝瑞德特别强调。

  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让用户始终感到安心。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客户需要逐步建立对技术的信任,而这一信任建立的基础,是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拟人化的驾驶,甚至未来有望实现超越人类的安全性与精准性。贝瑞德对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浪潮有着敏锐的洞察和前瞻性的思考。电动化转型、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变革浪潮势不可挡,这些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颠覆性力量,中国也将成为率先出现变革的市场。“我们必须为这一趋势做好充分准备,推动产品在体验场景、交互设计和智能功能上的全面升级”,大众汽车集团即将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的全新技术方案,包括整车平台、架构,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等,也是其在三大创新浪潮中转型成果的集中呈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大众(中国)1384

  2024年中国市场增程式产品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都曾取得阶段性的爆发式增长,但2025年第一季度,增程式产品增速放缓,纯电产品增速再次领跑市场,市场格局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翻转。如何在变化中把握趋势?在贝瑞德看来,增程式车型的增长趋势仍将在中期内持续存在,而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纯电动车型将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贝瑞德坦言目前行业很难对快速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准确预测。“这也是我们对CMP平台和未来平台思考。通过新平台,我们可以在同款车型上,搭载不同的动力系统。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型或插电式混动车型”,贝瑞德强调,“在市场变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这种灵活性显得尤为关键。”

  在新能源加速转型和激烈的价格战中,2024年中国合资企业的整体盈利大幅下跌,大众在华合资公司的利润贡献也面临持续下降的挑战。“尽管如此,相较于行业水平,我们实现了可观的销售回报率。能取得5%到7%的销售回报率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盈亏平衡、甚至还在亏损。虽然我们受价格战影响,盈利有所下降,但与行业相比,我们依然处在较好的水平。”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仍将持续激烈。在将业务重心由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的过程中,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保持盈利韧性是大众的目标也是挑战。除了2026年即将推出的新一代产品将大幅优化成本结构,大众在燃油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是其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底气,这将为大众的智能汽车技术开发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我们不会以牺牲盈利为代价,去争夺最后几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我们与合资伙伴达成的共识。盈利能力是大众汽车首要目标,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市场燃油车利润下滑、新能源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大众中国依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30目标”:保持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外资车企的地位,力争实现15%的市场份额。大众方面表示,如果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规模按照预期达到约2800万辆,大众在华年销量将要达到350万至400万辆。(资料来源:大众中国)

责编:田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